最近在一个读书群里聊到对读书的感受,似乎大家有共同的问题:书读的不少,但是忘的也很多。关于读过书立马就忘的问题,我以前也苦恼过,因为似乎这是一件非常浪费时间的事情。不过我当时并没有深入地思考,而且后来还把自己给说服了:读书就像吃饭,虽然我们吃了饭经过消化,似乎并没有给身体留下什么,但是饭的营养已被身体吸收并融入到血液中。
关于我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似乎已经解决。我读书,是想给自己提供精神养料。但是我还是没有理清这些精神养料到底是什么。所以趁着这个机会,我想给自己梳理一下:
一、拓宽人生的宽度。我们的一生时间有限,不可能去经历所有,这时通过读书可以扩宽我们的经历与格局。读书看世界,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二、增加人生的深度。如果我们对某一方面感兴趣,那么可以去读相关的科普书籍或专业书籍,从而让自己在这个领域更加专业。这样的深扎稳打,可以让自己更加的沉浸。
三、丰富人生的色彩。有时候我们对问题或事物的看法,参杂有我们固有的认知,而通过阅读,可以松动这些固有认知,让新的认知生根发芽,描绘出更加多彩的人生。
我一直觉的自己是体验派,所以对于多经历有着天然的好奇。而我走出校园,开始看书的时候,从书中获得的体验是无与伦比的。因为一本书中一句话的描述,而去体验,这本身就是很奇妙的经历。
当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踏进作者的世界时,我们已经收获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