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研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19-24节内容。这篇文章讲的内容直接颠覆了我的三观!“宝贝,好好学习,要是这次期末考试进了班里前5名,老爸就奖给你一辆捷安特的山地车。”“乖孙子,这次又考了全班第一,来!这是爷爷奖励给你的最新款的MP3。”这些话听起来一定不陌生,用各种各样的物质奖励来激发孩子们不断“奋发图强”,似乎是无奈的家长们唯一管用的招。作为老师,面对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孩子,上个学期我也用了同样的方法,给孩子们买了糖果、水果等,奖励积极回答问题和单元测试成绩优异的孩子。说实话,效果不好。“有钱能使鬼推磨”真的是无需检验的真理吗?
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了一项专门的心理实验给这所谓的真理以致命的一击。德西的实验结果发现:进行一项愉快活动,如果同时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也就是说当外加报酬和内感报酬兼得的时候,人的工作欲望不仅不会增加,又是反而降低,甚至变成二者之差。这种外加报酬抵消内感报酬的现象,称之为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说明,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过度的奖励刺激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反而有可能弄巧成拙。学生将主要的学习目标置于脑外而着重于奖励,使他们原有的学习和热情降低。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多从内容和方法上下工夫,使学生从内心感到喜欢这门课,认为上课是一种幸福的事情,只有在学习中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不去计较有没有给予表扬和报酬。我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没有效果呢!看来,读书真的可以明智。
但是,反过来,教师可以刻意将奖励与做某件事情联系在一起,使孩子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到对奖励的追求上来,通过调控奖励来控制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在一座宿舍楼下放着一辆废弃的卡车,夏季的中午,一群孩子总是在车上蹦蹦跳跳,闹得家家心烦意乱,无法休息,越说越厉害,大家却束手无策。住在该区的王老师主动请缨处理这件事。他告诉孩子们:“从今天起,组织你们比赛,谁跳的最高谁得奖,今天的奖品是一把玩具手枪。”第二天,王老师说今天的奖品是两块巧克力,孩子们看到奖品档次低了,兴趣锐减,牢骚满腹,但还是继续蹦跳比赛。第三天,王老师说今天的奖品是一包花生米,孩子们一听,纷纷抱怨:“不蹦了,不蹦了,累的要死,真没劲!不如回家看电视。”宿舍终于又恢复了安静。
王老师就是合理利用了德西效应,将孩子们对蹦跳的兴趣转移到对奖励的追求上来,随后逐渐减少奖励,达到降低孩子们积极性的目的。奖励的给予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学问。教师在奖励和表扬学生时,应该运用“奖励内部动机为主”的原理,使学生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引导他们朝着自我成长的方向发展,而不要引导他们仅仪去谋取一些物质上的“蝇头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