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的每一瓶酒都有值得品尝的理由
正如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价值
大家好,今天是我第一次与各位正式见面。
我去年年初有个写文章想法,但一直被我拖到了18年年底才完成。整个18年,我一直忙着在澳大利亚的各个酒庄选酒,也忙着把这些经过我精心挑选的葡萄酒运送回国内的酒窖,更忙着思考如何把我对澳洲葡萄酒的理解和从澳洲带回来的酒分享给大家……
我想在这里和你们聊聊我眼中的葡萄酒,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喝到品质更高、价格更低的酒。
我生于一个美食之都——重庆。对,没错!就是现在最火的网红城市。这里有开在“悬崖”上的玻璃民宿,有横穿楼房的轻轨,有横跨长江嘉陵江的大桥,有连导航都会迷路的立交桥,当然还有让人念念不忘的火锅、串串、小面、夜啤酒、大排档……
高二那年,在父母的各种软磨硬泡下,答应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最终选择去澳大利亚留学。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实际情况其实是在我妈的严格监督下),我以雅思7分的成绩,被位于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UNSW)录取,成功“混入”会计与金融专业,顺理成章被父母“踢”出国门,开始了留学生活。
2004年2月3日,我离开祖国的怀抱,踏上了澳大利亚这片土地。刚来那段时间,由于人生地不熟加上语言环境还没适应过来,我一度挣扎在交流障碍的边缘,情绪也很低落……好在当时我找的homestay,家庭成员对我都非常友好,他们看出了我情绪低落,生活上对我格外照顾,主动跟我交流,还带我一起参加音乐节,让我很快融入了这个家庭。
大一下学期,我对周围不再感到陌生,也想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于是就搬离了homestay,找了一所意大利人聚居区的公寓。也正是因为搬到了这个小区,让我打开了在澳大利亚留学生活的新大门。在这里,我认识了同是留学生的Luke,他身上有着典型意大利人的那种骄傲感(我觉得是有点自负)。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喝喝酒。
不怕大家笑话,那会儿我是属于喝几口酒就会上脸的那种。可Luke就完全不一样,他是典型的意大利人,炒鸡能喝,特别是葡萄酒。而澳大利亚又是新世界葡萄酒的重要产地,倒也能满足他的爱好。在Luke带领下,我也学着品酒,慢慢地不仅开始懂酒,酒量也上来了。
从此,我对葡萄酒的兴趣就一发不可收拾。令我至今难忘的是,一次Luke带我参加当地人举办的品酒活动。在品酒会上,我有幸接触了当时在澳洲非常出名的品酒师Chris Mendelsohn。正是因为他,我才学会了如何从专业的角度去品酒,也让我开始更加深层次地去了解澳洲葡萄酒。当然,在这个时候,我依然不知道,我之后会从事葡萄酒的相关工作。
毕业后我也纠结过到底要不要留在澳大利亚工作。最终因为家人方面的原因,我还是决定回国发展。我在重庆找了一份金融方面的工作,正式成为了一名金融“民工”。
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我经常会出差,特别是10年和11年,我差不多一年有一大半时间在外地。在各种出差的饭局上,我发现很多国人对葡萄酒的认识存在很多误解,比如:葡萄酒的价格很贵,好几千才算是好酒;喝葡萄酒一定要喝大牌,越大牌的酒越好喝;甭管什么酒都得醒,连几十块的葡萄酒都不放过……
所以我常常会在饭桌上分享我和葡萄酒的渊源,以及对葡萄酒的理解。在一次机缘巧合下我认识了准备去澳洲做葡萄酒贸易的一个朋友。他看我能喝,又懂澳洲葡萄酒,就让我和他一起做澳洲葡萄酒贸易。经过慎重考虑,征得家人的同意和支持,我决定答应他,重拾自己的兴趣,正式进入葡萄酒行业。
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我在葡萄酒路上的所见所闻分享给大家,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品尝到最纯正的、价格更低的澳洲葡萄酒(毕竟是我直接从酒庄进货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