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人生艰难,姑且活着
余华说他始终为内心的需要,写作,理智代替不了他的写作,正因为如此,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愤怒和冷漠的作家。而对世界感到绝望与愤慨的余华,却在听到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后,决定写下这篇《活着》。他说,写《活着》时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他觉得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
相比较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确实称得上是一部充满温情的作品,主人公富贵原本是一个玩世不恭的纨绔子弟,辜负了前半生同样浪荡的父亲的期望,败掉了祖上最后的财产。而当他为重病的母亲出门时又被抓去了壮丁,当他回来时母亲已然病死,接着儿子有庆被抽血抽干而死,女儿难产而死,妻子忧郁而亡,女婿因事故而死,连最后的希望,他的小孙子也被撑死了,一个个的人在这个叫《活着》的故事里一个个地死去,而余华冰冷的,旁观者的语气又使我们对此无能为力。这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余华说:“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面对人生,面对死亡,我们能怎么办?既不能将自己的名字从生死簿上抹去,也不能造出长生的仙丹令自己永生。苦难是存在的,死亡亦是无法逃避的,我们的人生不正如福贵一样,在送走一个个亲人、朋友的路上,最后送走自己吗?于是活着成了生命存在的目的。
望天地之悠悠,历史横河中,多少名字碾做尘,多少轰轰烈烈的故事被历史冲刷殆尽。世界是属于未来的,过去的不再存在,我们总说人生在世必然要有一番作为方能名垂青史,我们说既然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那就改变生命的宽度吧。好吧,我承认,你们说的都对,然而,在这悠悠人世间,多少人如同福贵一般注定无力主宰人事,只能成为时代手下的玩具呢?于他们,活着便是一桩幸事,哪怕是如猪狗般的活!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承受多少苦难,拥有多少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就是他们人间走一遭的全部。与他们而言,活着就是生命的全部。
每当福贵经历一份苦难,我总以为他该苦尽甘来了,每当他送走一个亲人,我总想他该和剩下的亲人相依终身了吧?我以为,当他的女儿成了家,当他的孙子落了地,世界总该还他一份祥和了吧。然而,苦难愈重,伤痛愈深,连最后的孙子都被死神夺去了。余华说,这就是现实。是的,这就是现实,残忍而独断。
我们听过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听过许多先苦后甜的励志故事,却忘记了现实中更多的是一悲到底的纯粹悲剧。若是我,怕是经受不住这命运的摧残了罢。而福贵呢,他承受下来了,当他最终孑然一身时,他在田间耕种,唤着老牛“福贵”,臆想出“家珍”“有庆”“凤霞”“二喜”“哭根”这些已故人,乐乐呵呵地享受这人生最后的时光。他们都是牛,在这世间,辛苦劳作,食草犁地,换得生命的延续。
黄昏已近,广阔的土地如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暗来临:你来吧,我已受尽光明的普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