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普通人成为高手的最好方法

艾利克森用《刻意练习》,告诉我们:天才并非都是天生的,大多数是通过刻意练习铸就。

我们普通人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练习方法,也能把自己练成行业内的顶尖高手。

四个细节养成刻意练习:

①创建心理表征

刻意练习的目的,就是不断在大脑构建一系列的心理表征。

心理表征简单来说是我们在思考事情的时候,用形象化的方式理解抽象概念。

比如听到“狗”这个词,不必搜索记忆,便能即时访问狗的各个信息。说明“狗”这个词添就加到你的心理表征中。

心理表征质量的高低,是区分杰出人物和普通人的主要因素。杰出人物经过多年训练,创建了高度复杂和精密的表征。

可以用“三个F”创建有效的心理表征,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

②找位好导师

单凭自己的力量练习,要艰难得多。

想要最快,最好的进步,需要找一位好导师,这位导师在行业或领域之中有所成就,并且具有一些技能和经验。

完成导师布置的练习,通过导师得到及时反馈,监测和纠正自己的错误表现。

例如,佩尔·霍尔姆洛夫,目标是到80岁时获得黑带。想进步快,就要参加教练的个人训练课,找一位能够专为提高他的水平而提建议的教练。

③跨越停滞阶段

开始学习某些新东西时,发现自己进步神速,或者至少是稳步前进。

在练习一段时间之后,会很容易达到一个停滞点。

要越过这种停滞阶段,首先搞清楚自己的“停滞点”在什么地方,逼着自己走出舒适区。然后突破它,拓展到新的高度。

其次,设计一种练习方法,攻克特定的弱点。

比如打字,一般以感到舒服的速度来打字,以相对较小的错误,每分钟输入10~50个英语单词。

④保持动机

意志力根本不存在,要长期坚持做一件事,就必须保持动机。

动机一定是一种强烈的渴望,渴望做你更擅长的事情。

那么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弱化停下脚步的理由,留出固定的时间来练习,通常在1个小时左右,专心练习那些需要全神贯注投入才能做好的事情。

强化继续前行的理由,内在的自信和外界的正反馈。不断获得成就感,以大脑的奖励机制来制造源源不断的动力。

练习的时候可以加入一些圈子,或者找到那些成功的例子,比如学习写作,加入写作社群,同频的人互相鼓励。

写在最后:

人民日报说:“人,一旦勤奋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再笨的人,也能起飞、这个世界很公平,你越勤快,人生才会越顺。”

越努力,越幸运。

从今天起,不再抱怨天赋,有效的刻意练习。

激发和创造自己的潜能,掌握自己的人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