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奏折二十五(2)【857】2024-5-26
译文:恳切请求辞去节制浙江各省官员及军务等情折
为接奉圣旨,缕述实情,恭谨具折回复事,请求皇上鉴察。
十一月十五日,接到由兵部寄来的密件,上有十月十八日内阁所奉的上谕:“命令钦差大臣两江总督曾国藩统辖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以及浙江全省军务,所有这四省的巡抚、提督、总兵以下各级官员,全部归曾国藩节制。浙江军务,由杭州将军瑞昌帮助办理,并令曾国藩速派太常寺卿左宗棠立即奔赴浙江剿办贼匪,浙江省提督、总兵以下各官,均归左宗棠调遣。”钦此。
同一天,接到由议政王军机大臣寄来的公文,上有十月十八日所奉的上谕:“本日已下达明文,令曾国藩节制浙江全省军务,并令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巡抚、提督、总兵以下各级官员,全归节制。该大臣自当不能不统筹兼顾。何况安庆已克复,湖北、江西将次第肃清,自然不至于有顾此失彼的担忧。令曾国藩立即委派左宗棠带领所部,日夜兼程赶赴浙江督办军务。浙江省提督、总兵以下,统归左宗棠调遣。至于都兴阿在江北剿办粤匪、袁甲三在皖北剿办捻匪,遇有紧要军务时,已命令他们与曾国藩共同商量办理。江北、皖北的地方文武,都兴阿、袁甲三谅必也时常有调遣的时候,着曾国藩命令地方文武依旧遵照都兴阿等的调遣,不得因为已归该钦差大臣节制,而于都兴阿、袁甲三所派办的公事有所怠慢。这是很重要的一点。”钦此。
可见皇上系念东南,选择合适的人予以委任调遣的深意,跪读后惶恐不已。
臣在未奉到这道谕旨之前,已将派左宗棠援救浙江,并且节制广信府、徽州府各军之事,于江西巡抚毓科会衔具奏。臣自从受任总督两江以来,徽州城失守、祁门县被围困,军事艰难的情况,屡屡见于奏报。幸而托皇上的威福,仅仅得以保全自我。至于安庆城的克复,全省湖北军队的功劳。胡林翼策划于前,多隆阿苦战于后,并非是臣的能力办成的。江苏各府县群盗如毛,是臣分内所应办的事。接受任命已一年多,尚无一兵一卒抵达江苏省境内。对面这种状况,臣对于安徽来说无功可言,对于江苏来说,则负疚很深。蒙皇上大恩,不以臣无功为责备,反而又令臣兼统浙江省的军务,而且四省的巡抚、提督、总兵以下的文武官员全归臣节制。这种非常的宠遇,臣自觉无才,实在难以胜任。
自从九月份以来,浙江省的军情日见危急,臣于毓科、左宗棠等人反复以信函商量援救之事,只是因为地段太宽、兵力太薄,既需要援救浙江,有需要顾及安徽,还需要保全江苏,三者有并重的情势,一时缺乏全面兼顾的办法。直到十月下旬,才决定左宗棠由衢州援救浙江,从正路来伸张军威;鲍超有宁国援救浙江,从旁路来牵制贼匪的势力。大局所逼,必须予以统筹,臣原本就不敢稍有推诿。故而不必一定要有节制四省的名义,而后才尽心尽意办浙江的事情。
现在接奉谕旨,令浙江省的提督、总兵以下的武员,都归左宗棠节制,事与权更加统一,不必担心掣肘。臣已发函催左宗棠迅速起程。但是,让臣来遥制浙江军务,尚远隔于千里之外,不如以左宗棠专办浙江省,可收到瞬息间便可决定一桩事情的效果。左宗棠先前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幕府中参谋军事,兼顾数省,他的才能的确可以独当一面。请皇上名降谕旨,令左宗棠督办浙江全省的军务,所有在该省的本地部队及外来部队,都归他节制,而不需要臣来兼着统辖浙江省,诚恳地请求皇上收回已发下的命令。对朝廷而言,不必轻易地授予非常权力;对臣来说,也可稍稍使我安于小小的本分。至于浙江省的军事,凡是臣所能想到的、力量所你办到的,必定会与左宗棠竭诚合作,不敢因不是自己的辖地而稍存偏心。假若因为是推诿责任而造成过失的话,请皇上按律令治臣的罪,臣绝不敢推辞。
臣既然惭愧地出任两江总督,那么三省的巡抚、提督、总兵以下的各级官员,按条例应该节制,这是载之于会典,写在敕书上的,各级文武也应当严格遵照宣章办事,不必要再加以申诫。至于袁甲三、都兴阿各路军情,谨遵命自当随时商办。江北、皖北的地方文武,臣已经下严令仍归该大臣等人节制,不得稍有轻视怠慢。
大致说来,用兵的紧要之处,贵在得人和而不是崇尚权势,贵在求得实际效果而不在争取虚名。臣唯有与各僚属同心图治,共济艰难,以安慰先皇帝在天之灵,辅佐皇上中兴之业。恳求皇上能够明白臣的一片愚忱,答应臣的所请,不胜感觉惶恐之至。所有接奉圣旨缕述下情各缘由,恭谨具折,由六百里快递,请皇上鉴察指示。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