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的面试也算是告一段落了,自然有人欢喜有人愁,那复盘结束就可以收工了吗?是,也不是。
结束从来不是终结,结束只是新的开始。
面试结束了,可以休息,也可以开启新的节奏,有的人回到岗位开始继续忙活,也有小伙伴开始问我如何准备下次笔试了。相信通过这次,更多人会意识到积累的重要性,可以早做准备,也可以学学演讲。过后,我会继续完善遴选笔试系列的文章,不定时更新。
今天想聊的东西,自然不是面试,也不是笔试,而是另外的一些逻辑。看了我那十多篇文章,大家知道,我一直在说面试的很多解题逻辑源于生活,同样面试的东西也可以回到生活中去。
所以我想说的是面试的时候,如果问你“有人说这个社会只有成功者才有发言权,失败者一无是处。你怎么看?”我想大家都回答,可以答的非常漂亮。那生活中呢?当你这次面试真的没通过的时候,如何面对呢?
挺担心一些朋友们因为成绩不理想,就一蹶不振,而放弃了这两天最好的复盘总结时机,最后真的啥经验教训甚至考试资料统统没有固定备份下来。那才是真的loser。
冠军只有一个,大家都想要冠军,那怎么办?那就要有冠军的心态,冠军的思维。
《终身成长》一书说过,每个人都有两种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更封闭一些,固定型思维更相信一定的东西,更倾向于证明一些东西此去证明自己是聪明的,害怕尝试害怕否定害怕失败;成长型思维更开放一些,更倾向于接纳,乐于尝试也乐于接受新事物,十分平淡的接受自己的不足,因为成长型思维相信一切不是既定的,一切都可以习得积累并成长。
乔丹退役去打棒球,不过打的一般,当时媒体也很多人在议论他,被嘲讽是棒球运动的耻辱。不过他并不在意,他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也明白自己不断的进步突破自己。如果没看过《凯特教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比较早的电影了,不过很经典,值得一看,就是一个成长型思维的范式,尤其是最后教练的那场演讲,很经典。
可能这会儿,会有朋友问我怎么总是能整出一些“超纲”的东西,好像对面试很有帮助,平时是如何做面试素材积累的?
其实说实话,我从来没有刻意为面试做素材准备,只是在考前做一些刻意练习。那这些素材,就是在平时有意无意的阅读、听书、专栏等等方式积累下来,你放松下来去读书听书,你会发现,很多新知是可以一遍记忆的。
积累是互通的,你的所有知识也是互动,工作、生活相同,可以用在这,可以用在那,用开放的心态和开放的思维,你会发现一切都很简单,这就是我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