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核心,不是找出孩子身上的缺点,而是用心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正面激励和反馈,促使孩子用优点带动缺点的改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有个小故事:
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白纸,纸的中间画上一个黑点,问学生:“大家看到了什么?”
学生们一眼看到白纸上的黑点,齐声回答:“一个黑点。”
老师沮丧地说:“孩子们,难道你们没看到黑点之外的大部分空白吗?”
这种情况,就好比我们的教育:白纸上的黑点是孩子身上的缺点,很多家长看孩子,总是盯着他的缺点,忽视了其他好地方。
结果,越关注缺点,孩子问题越多,缺点也越明显。
下面这两个场景,大家或许都很熟悉:
孩子数学考了100分,语文考了90分,家长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在语文上,质问孩子:“语文怎么错字这么多?也太粗心了吧?”
看到别人在朋友圈晒孩子比赛得奖,联想到自家孩子,忍不住发火:“你看人家,你再看看你?”
受到中国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其实更倾向于“避短”,担心孩子的缺点会影响成长和发展,于是注意力大部分都放在孩子的缺点和不足上,一点小问题都表现得很敏感。
也有些家长,对于当下生活不满,对未来焦虑,他们对孩子有了很高的期待和标准,于是看孩子总觉得这里不好,那里不行,结果孩子也开始焦虑,整个家庭环境变得糟糕。
家长们都是希望孩子可以优秀,可以幸福,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如果眼里只能看到孩子的缺点,不懂发现优点,就会对孩子造成消极的心理暗示,破坏孩子的自信心,孩子会觉得自己真不行。
一旦孩子形成这种认知,就会缺乏努力的勇气和动力,害怕挑战,抗挫折能力、抗压力也很差。
曾经在校园讲座期间,有位学生跟我讲他的故事,说他在家里好像做什么都是错的。
妈妈让他做家务,做完以后看到没有收拾成她满意的样子,就会说“做事敷衍,不够细心。”
洗澡洗晚了一会儿,妈妈就会说他“懒”;周末在家休息,妈妈说“就知道窝在家,人家都在外面锻炼身体......”
孩子最后很心酸的问我:
“老师,我是不是真的很差劲?”
多少孩子,都是在父母的差评中,形成了自卑、消极、抑郁、焦虑的情绪,成长发展被限制。
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接触过一位妈妈,完美主义,教育孩子同样如此,经常拿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家孩子的缺点比较、打击、否定孩子。
前段时间告诉我,有一次孩子和同学出去玩,别人要借他钱,他就乖乖借给别人了。她说:“孩子胆小怕事,太怂了。”
我对她说:“为什么你不觉得孩子善良温暖、乐于助人呢?”
很多时候,孩子是“好”是“坏”,取决于家长如何看待。换个角度看孩子,缺点也可以转换成优点,或者与众不同的特点。
内向、害羞的孩子,通常做事严谨、善于思考;调皮好动的孩子,可能人缘比较好。
教育的核心,不是找出孩子身上的缺点,而是用心发现孩子的优点,给予正面激励和反馈,促使孩子用优点带动缺点的改进,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发明家爱迪生在上小学时,学校买了新的教具,他很好奇,全给拆下来研究,又装不回去,老师叫来了他的妈妈。
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
“您的孩子太调皮了,喜欢拆东西,您要说说他!”
“老师,我观察孩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研究东西,你叫他改掉,那我孩子和别人不就一样了吗?”
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孩子的优点。
正是因为妈妈对爱迪生的了解、欣赏和鼓励,保护了他的好奇心,也让他在一个自由、宽松、支持性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最终成了20世纪对人类贡献最大的科学家之一。
想一下,如果爱迪生的这一特点,被当成缺点来看的话,恐怖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教育专家汤加辉老师曾经在演讲中表示:
“成功父母和失败父母的区别就是,前者可以把孩子的优点和缺点挑出来,后者则是一眼看到孩子的缺点。”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有自己的优缺点,家长看孩子应该客观、全面,既看到孩子的缺点,也看到孩子的优点。
优点被扩大的孩子,会充满自信,运用自己的优势创造人生的精彩,也可以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加以改正。
未来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会表现更加出色,幸福感更强,也可以更好的应对压力和挫折。
作家林清玄说过:
“可能孩子的成绩并不是很出色,但是不要放弃,以为你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种植物一样,不同的植物适合种在不同土地,不是只能有一个样子的。”
每个孩子的天赋和能力都不同,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爱好,帮助孩子树立合适的目标,充满动力,一点点变优秀。
因此,家长永远不要拿孩子和别人比,别人做得好的地方,孩子也必须做到,而是要让孩子和昨天的自己比,一天一点进步,踏踏实实,总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