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可通过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水可通过外部的加热使温度上升,当温度达到100度时水就变成了水蒸气。温度的不断升高是量变,由水变成水蒸气就是质变。
但是我们的生活质量是不是也适用于这个原理呢?
设想一下,你的生活质量会不会随着你的生活物品的增多而提高呢?恐怕不会。可能在初期生活物品越多我们的生活越方便,但当数量增加到一定数量后,就会起到反作用。如果不能做好及时地整理,那么生活反而会一团糟。
所以,《断舍离》的作者提出一种观点,即要对自己的生活做减法。减法如何做?需要“断”与“舍”。
“断”就是要切断与“破烂儿”的联系,阻止它们进入我们的生活。“破烂儿”也就是那些我们并不需要的物品,即便是我们所喜欢的。“舍”就是要整理自己的物品,将已经存在于生活中的“破烂儿”从生活中舍弃。所谓减法也就是精简生活物品,注意生活中的留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品质。
而“断”与“舍”并不是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离”。“离”就是在“断”与“舍”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进而整理自己内心的混沌,让生活、人生更为舒适。
书中除了这几个基本概念,还介绍了很多如何精简生活的方法,比如整理要从小处着手、三分法、一个动作原则、利用七五一总量限制原则等等。方法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建立自动化机制,即养成习惯。习惯的力量也不用在这里赘述,养成习惯也就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生活就会十分顺手。
书中还有一个观点我个人觉得挺有意思,说是我们应该使用高于自己形象的生活物品。说它有意思,是因为对于自己形象的界定这件事情很有意思,这要求我们自己要有高度的自知之明,并且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现实生活中肯能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对着镜中的自己说:“这个杯子高于你的形象”。其实换个角度来想,高于自己形象的物品,不能仅仅局限在形象上,更多应关注于生活品质上。我们日常使用的一些用品,比如杯子、盘子、碗,使用品质高些,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样可以使我们更热爱生活,通过对物品的使用提高自身的气质。
生活就像一位朋友,你怎样对待他,他也会怎样回报你。你对他上心、用心,那么他也会以同样程度的付出来帮助你。李笑来老师的一本书,名为《把时间当做朋友》,我们同样应该把生活看作朋友。不要与生活相互伤害,而要相互帮助。
从心态上改变,改变周遭环境,汲取生活中的能量。从给生活做减法开始,减负、减压,提高品质,创造自己的舒适自在空间,培养向上的心态,从而提升改变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