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刚吃完饭,儿子在房间喊我∶“爸,你过来呗!”我说∶“好,等一会儿马上过去。”
几分钟后来到儿子房间内,问儿子∶“有啥事?”儿子说∶“把门关上跟你说点事。”我扭头关上房门,然后对儿子说∶“说吧!啥事儿?”儿子望着我,眼神闪烁∶“我不知道该怎么跟你说。”我说∶“你说说呗!”最后儿子支支吾吾的跟我说了一个他的小秘密,而且还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此处省略一千字……)
儿子说完了,我问他∶“嗯,那现在对这个事你是咋看待的?”儿子跟我说∶“以后我再也不做这样的事儿了。”我问∶“还有啥?”儿子答∶“我把这些都卸载了。”我接着问∶“还有啥?”儿子说∶“没了。”我又问∶“那你今后有啥打算?”儿子说∶“今后类似的事不再干了,我要好好挣钱。”
“嗯嗯,还有呢?”
“就这。”
“好的孩儿。爸爸相信你是个说到做到的孩子,你能把这个事跟爸爸说,证明咱爷儿俩之间关系还不错,你还是信任爸爸的,爸爸也同样希望你不要让爸失望。”
儿子点点头,没说话。我继续说道∶“咱要把这钱报个导师班是不是更好?今后教育孩子不是也有方法么?”儿子还是继续点头。最后我问儿子∶“就比如今天这个事儿,如果换作以前,老爸是不是都要被你气死了,今天咱是不是没气,不就是学习了才让自己的心里变得强大了吗?”儿子还是点头∶“嗯。”
事情进行到这一步,我也不能说太多(感觉说的已经够多了),就如彦东老师讲的∶我们要把每一次事件都变成一个教育时机,而不是把时机变成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