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 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意思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说人心中怎么想、怎么相信就会如此成就。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种称为积极期望的态度是赢家的态度。事前就期待你一定会赢,而且坚守这种看法,因此,只要你充满自信的期待。即使你期待时所把持的资料是不正确的,你仍然会得到你所期望的结果。在我们生活中,父母亲对我们的期望,老板对我们的期望,我们对别人的期望,特别是对儿女、对配偶、对同事、部属的期望,以及我们对自己的期望,都是对我们生活是否愉快是有重大影响的期望,假如你对自己有极高且积极的期望,每天早上对自己说:“我相信今天一定会有一些很棒的事情发生”。这个练习就会改变你的整个态度,使你在每一天的生活中都充满了自信与期望。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我们怀着对某件事情非常强烈期望的时候,我们所期望的事物就会出现。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方向。在家长会上,总是会与家长分享那位内心强大的母亲的事例:一位后进生,让老师感觉很无望。家长结束,孩子问妈妈,老师说了什么,他的妈妈说:“老师说你很有希望!上课听讲认真点,一定能超过前面的某某同学。”就是在这样的鼓励中,这位孩子最中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上了理想的学校。给孩子以美好的期待,孩子必定会回报给你美好的未来。
这也让我想起了,与张ty的妈妈的相识。张同学刚升入新班级,从两天的观察中觉察到该同学比较调皮,趁学期初他一次作业没有写完,练习册中有空题的时机,想与家长进行沟通。我们第一面见的有些艰难,我离校了,她来了。我等她,她有事。最终此事以我主动与她打电话的方式进行了沟通。沟通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首先,她是一位很爱孩子的母亲,但不够关注教育的方法。其次,对于学校的联系比较少,并且在心理上较为抵触,总觉得一叫家长准没好事,老师不打电话就说明平安无事。颇有些:眼不见心不乱的意思。在沟通中,首先,打消了她在心理上的顾虑,老师的沟通是为了孩子更好的发展,看到问题,携手解决,尤其在孩子需要家长帮助的时候,家长要及时配合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其次,孩子整体的表现绝对是有进步的,作业上出现的问题,希望家长持续了解是孩子能力达不到,还是缺乏信心,尤其是语文中的主观题,信心是最关键的。
之后经过几番沟通,家长也开始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之前只是口头的要求孩子,对于孩子内在学业上的问题,学习上的困惑点,需要家长帮助的部分,没有及时发现并予以处理。原本在该家长的心中,他的孩子一直是调皮捣蛋让人头疼,在思想转变之后,她渐渐不那么急躁了,开始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孩子学起来越来越有劲。课堂上,一次次听写满分,同学们投来的赞赏的目光,再一次鼓舞了他,张同学的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学习上的进步,那也是必然的。当然,随着学习任务的加大,对于后进生的关注还要持续,家校沟通还要加强,相信经过努力他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期待,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孩子的世界便会充满阳光、绿意盎然,一切才会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