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
作者:吴军
前几天,有个群在聊微信里小程序“人生进度”,只要输入你的出生年月,他就显示出一个电池形状你的人生余额,上面清晰标注着,与平均寿命75岁相比你余生的百分比。
看着这个人生余额电池,我百感交集。也突然懊恼,昨天晚上为了家人的一句话还生气了三个小时,真真划不来。
上周,公司高层大变动,最高管理者的辞呈公告,ZF一纸调令外派官员入驻,长达半年的大股东之战最终ZF占据上风,这样的结果也是大家没有想到的,一时间员工议论纷纷,猜忌观望者众多,自然不在工作状态。几天内,就有几个骨干提出离职,我们人力部门沟通挽留,他们讲得最多的是,不愿意白白耗去不知方向的努力,生命太短暂。
公司今年建厂有50周年,主业一直是变压器制造与销售,2000年鼎峰时候,曾经做到行业综合排名前五,人均经济效率将近20年居行业前茅,2007年,也是行业上唯一一家以变压器主业上市的企业,前面40年的发展可谓一直红红火火。
但奇怪上市之后,有上市的平台了,有更多发展选择的可能,反面一直磕磕碰碰不顺利。想来想去,可能是因为企业有太多精力花在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
吴军老师在《见识》这本书也提到,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比较聪明、用功,起点差不多,但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跨国公司中担任高管的人比中国人多?
芝加哥大学的奚凯元教授给出了一个解释,那就是印度人缺乏选择的状态,以及不选择而产生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帮助他们的精英在公司里取得成功。
大量的印度人还是采用古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找配偶,还要门当户对,高一阶层绝不能找低一阶层的。他们对婚姻没有选择,只好更仔细地经营他们的婚姻和家庭了。
印度的精英通过读书或工作移民到新国家之后,几乎没有可能回到印度,没有退路,只有死心塌地在新国家经营好工作,再加上他们成家后家里女性几乎不上班,让男人有更多时间花在工作上,专注事业,也更执着。
但相比之下,中国人面临着国家的变革机会,更有许多地方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相互竞争,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可以选择,挑花了眼,反而不够专注。
一个人的发展也一样。互联网年代,个人成长发展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把机会,然机会一多,选择倒成了困难。
人的天性是喜欢增加而不喜欢减少,喜欢获得而不喜欢舍弃。我们也知道要做断舍离,不能做学习的“贪吃蛇”,很多时候减少和舍弃会让我们过得更好。但由于这个种做是违背人的天性的,因此很多人做不到,当然,这样也给了那些能做到的人更多的机会。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大意是,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要失败。已经知道这个事实还要为之,失败是确定无疑的了。
既然我们的生命有限,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就应该少做事情、做好事情,多做捡西瓜的事而少做捡芝麻的事。不能再为一点兼职收入而去轻易答应他人,搞得每天忙于应付,而水平没有长进,进而影响本职也可能没做好。
做减法的智慧,在于能跳出一般人的思维定式,找到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下决心把那些事情放弃掉,专注你想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