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看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摘了一些内容,对于其中的某些观点,个人感觉不能完全认同:
现代人生活在这样一种错觉之下:他似乎很明白自己的追求,但事实上他追求的,不过是别人期望他去追求的东西罢了。
弗洛姆
这一段话描述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有时候一个人确实弄不清楚什么是真正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所说的真正的“生活意义”是有标准的:它们一定是所有人都能够共同享有的,是共同的意义,是可以被很多人确定为有效的意义
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引发别人的关注和兴趣,并与他人进行互惠合作。
关于这一句话,我就不能认同,我觉得生活的意义如果是为了引发他人的关注和兴趣,并期待别人的合作,那不是与上面那段话有些自相矛盾吗?生活的意义应该不只是结果,更应该是如何享受整个生命的过程。
不能自发地作为,不能表达一个人真正的感觉与想法,以及因此而必须做作虚伪,这些都是感到自卑与懦弱的根本致因。
弗洛姆
一个人的童年对其“生活意义”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一个童年时期充满不愉快的人,可能会赋予生活完全相反的意义。如果是一个过于看重愉快经验的人,这样的事实并不会影响到这个人对生活的态度,而只是会让他对外界充满了戒备。
“生活意义”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则以个人赋予环境的意义决定自己。
从广义上讲,出生只是生的开始。个人的整个一生不是别的而是自己不断诞生的过程。
弗洛姆
一个人童年所处的环境却非常容易孕育出具有严重错误的“生活意义”。在不愉快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都变成了所谓的失败者。
我在现实生活中就遇到过很多心理存在问题的青少年及成年人,就是因为童年的不良遭遇造成的,他们常常会迷失生活的方向,在一个死胡同里打圈,但就是不知道怎么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