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书中讲到:和孩子沟通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之上,另外,还要有技巧:需要同时照顾孩子和父母的自尊;要先说出表示理解的话,然后再提出建议或意见。
一直我认为虽然我会偶尔对孩子发脾气,但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是理解孩子的。昨天和她交流了好久,我突然察觉到自己走不进她的心理。我只想她自觉,于是用一个个名人成才的故事来约束她。告诉她,想成功就得经历磨练。我只是一个人不停地灌输,她听着听着就有了愧疚感,开始流泪。这真的是走进孩子的心吗?不是的!她和我说学习好难。我却是说:“学习肯定有难度,得靠我们去征服她。”估计她听了我话觉得学习更难了,更加不想学了。她喜欢设计服装,我却找出最好的学校给她订制目标。这不就让她对兴趣都坍塌了吗?只要做事就难,没有不难的事情。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我真的是理解她吗?我真的是尊重她吗?我真的在乎过她的感受吗?早上,孩子突然和我说:“要是有一个好玩的地方就好了,可是没有。”我说:“你想玩什么呢?”她说:“我想玩游乐场。”我说:“我小时也想玩游乐场,大家小时候都会这么想。”接着我又开始说道理,告诉她人要多想着学。她似乎不那么想听,这种感觉到让我焦虑,这种焦虑来自我觉得自己不能很好处理孩子的问题,来自于我不懂孩子。上午她和我一起看视频时问:“什么是留守儿童?”我想着可以借留守儿童让她感受到自己的幸福,便说:“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带的。”她说:“很多吗?”我说:“是的。”她问:“为什么?他们爸妈在家种地也有钱啊。”我说:“他们可能觉得种地得到的赚的钱不多,他们希望自己赚多点钱给自己,给父母养老,给孩子读书。宝贝,你是不是害怕自己成为留守儿童?”她点了点头。我说:“不会的,我们一直会在你身边。”她说:“我也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不在我身边。”我说:“留守儿童是指父母不在身边。”她说:“你们有时候也不在我身边。你们出去吃饭不带我。”我说:“这个是指长年不在,我们只是是偶尔出差需要离开一下。”她问:“那我以后出国了呢?”我说:“那我们跟着你去啊。”她说:“那没有地方住啊。”我说:“那我们可以想办法的。不管你在哪里我们都会陪着你的。”孩子顿时脸上的阴霾扫除。作为家长的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拿自家孩子和别人比,作为老师的我们总会拿班上孩子和别人比。我们总以为在比的过程中从未顾忌过感受,只在乎他们是否可以改变其行为。
孩子的内心世界太敏感了,我们在与孩子一次次对话中帮他们打消顾虑,修复敏感,让其成为一个自信独立的人。子的内心世界太敏感了,这说话真的得注意。孩子就是来修自己的。加油,我得好好修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