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咪蒙推送了一篇文章,叫《那些仅一人可见的朋友圈,都发了些什么?》
据说,80%的人都发过仅一人可见的朋友圈。
长大之后,很多话开始没法直说,两个成年人之间的交流充斥着诸多比如措辞、出言深浅的顾虑。为了规避风险,我们开始将朋友圈分门别类。没有任何多余的意思,只是希望给彼此的生活一些便利,避开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解释的成本。
01
从离职之后木子就屏蔽了很多前同事,用她的话是不想再跟之前的职业生涯有任何联系。
上一份工作对于木子来说是一次不愉快的经历。半年多的时间,经历了两次的人事变动,每一次人资都指着合同上密密麻麻的一排小字中的一条跟她说,看那,这里有写要服从公司一切安排。虽然她明知这种条款并不能对自己产生多大的威胁,但这着实让她感到沮丧。
最后一次,主管领导跟她促膝长谈。整个谈话中完美地运用了情怀和感同身受的,站在木子的角度给她分析合同上那行小字是多有道理。木子很感动,然后离职、拉黑了这个主管。
整个过程中,大家表现出的冷漠和疏离使木子感到很厌恶。出事时所有人都像聋哑人一般不见不闻,躲得远远的,当看到木子办离职时又一个个扼腕叹息地在身边拍碎两块膝盖骨替木子打抱不平,这是木子第一次感受到了人情冷暖的实意。
当走出办公室时,木子第一时间屏蔽了曾经共事的一批同事。至于为什么不是全部,因为让木子觉得有嫌隙的并不是这所公司,而是公司里的一些人。
所以,当你发现有人屏蔽了自己,第一件事不是愤懑和指责,而要仔细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某些行为触动这个屏蔽按钮,没有平白无故的朋友圈,也没有平白无故的屏蔽和拉黑。
02
咪蒙说,80%的人发过仅一人可见的朋友圈,那我觉得90%的人都屏蔽过“好友”。
我们的生活状态虽然是在一个开放的空间里,但是每一件以个人为属性的事情都是私事。所以,每个人的生活都及其个性和私人,不必受任何人的意见和影响为转移。当有人在朋友圈以一个过来人的姿态指着你的生活吐口水时,你就会想要报以同样气势的白眼,然后把他屏蔽。
这是一个极其正义的道理。
学妹是一个个性温和的人,在她的朋友圈的屏蔽行列中只躺着两个人,一个是大学室友,一个是前男友。
学妹的大学室友是个典型的富二代,大学毕业前就出国了。所以她们基本上就只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但是,这个点赞之交却格外喜欢点评学妹的朋友圈和祖宗三代。学妹发星巴克,她说,哎呦这种快餐店的咖啡豆都很廉价,还不如在家喝速溶的呢;学妹发速溶咖啡照片,她说,哎呦喝咖啡这种事情是要讲情调的,你这杯子简直太丑了。学妹:???然后屏蔽了这个室友。
蔽前前男友跟室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学妹是个很小资的人,总喜欢去一些有腔调的小餐厅,而且愿意饭前消毒打卡。每次发个法餐、咖啡的图片,前男友总是积极热情地回复:
攒点钱吧,少去两次咖啡厅一年就能多攒好几平房子;又或者,这家店我一年前去过一回,太特么贵了,而且不好吃,还不如咱们之前小区楼下的盒饭呢,以后不要去了。
学妹:???然后屏蔽了前男友。
屏蔽室友是因为自己达不到对方的生活高度,屏蔽前男友是因为自己的高度对方达不到。我们好好过自己的生活,却总有人嫌我们太low,总有人嫌我们太高调。事实上我们的活法都没有错,只是彼此属于不同世界的人,那又何苦为难对方,自己过自己觉得对的生活就好了。
03
松下幸之助《交友之道》中说:
亲戚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朋友是我们自己挑选的。
而三毛在《亲爱的三毛》中说:
对于朋友的失望,大半来自对方所言所行,达不到自己对他所要求的的标准。而我却认为,朋友是不能要求的,一点也不能,因为我们没有权利。
在现如今这个开放的社会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触新的人结交新的“朋友”。“朋友”一词也变得越来越广义,广义到它来时,我们猝不及防又不由分说。生活在职场当中的我们很大程度上不能像松下幸之助所说地那么洒脱地主动选择“朋友”,而可悲的是我们又深谙三毛口中“无权改变朋友”的道理,于是屏蔽这件事便能很好地解决上面的这个问题。
所以,无论是屏蔽还是被屏蔽,其中的诉求都不是绝对的疏离。就像肯对你说谎的人至少是在乎你的,这不是真理,但是一种可能性。
最后,写这篇文章最初的用意,只是想让一些发现自己被屏蔽,或者即将发现自己被屏蔽的伙伴们释怀。被下属屏蔽、被同事屏蔽、被朋友屏蔽,只是说明此刻的你们不在一条平行线上,他正在做的事情有着些不能与你分享的特殊性。但这些事情都是阶段性的,也许下一个阶段就不会屏蔽你了,留着下下个阶段屏蔽。
结尾用大冰的一句话总结:缘深缘浅,惜缘莫攀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