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子奶奶讲到,
2017年夏天,我88岁。奥田大夫想把我的经历写成一本书,通过与奥田大夫的交流,我想起了过往岁月的点点滴滴。就这样到了2018年元旦,我又添了一岁,明年就要步入90岁这个了不起的年纪,真是让人吃惊。常年从事精神科医生的工作,我深知“人总是想找到能分担其痛苦和悲伤的人”。
从根本上讲,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人独自生活。没有人100%为你提供帮助,也不会有人整天都关注你。对此,自己下定决心的事,首先要充分重视,务必努力使其顺利实现。无论如何,你都要主动思考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这样太寂寞了”。无论是谁,都是从感受孤独、不安、痛苦中走完一生的。对于自己当时的悲伤或痛苦,如果能有人分担,哪怕一点点,自己也会感觉轻松不少,精神满满。因此,大家都想找到这样的人,倾诉内心的苦闷。
我最初一个人去大阪的时候,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我想,正是当时有那么多人与我一起分担疲惫与痛苦,我才能走到今天。和周围的人交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这是维系和谐关系的关键。我们也是有感情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平衡就会被打破。或许是对别人期待太多,或许是对自己太过严苛,总之与他人交往总会有感觉不舒服的时候。在我的患者中,基本都是难以掌控好生活的平衡。与人交往并不容易,没有人能做到绝对公允、完美。我有一句座右铭:“能照亮某个角落就足够了。”也就是说,无须功成名就,只要在自己所在的环境中释放自己的力量就可以了。
无论在职场还是家庭,能为周围的人提供温暖的光亮就足够了。当然,我并不是要让大家追求这样的活法。这只是我有生以来的感悟而已。也许,最关键的是,自己能够认真、真诚地面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的课题。有人在很小的时候就明确自己“想干什么”,当然也有大器晚成的人。此外,还有在别人看来平平凡凡的人生。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没有必要和他人比较。
我没有当医生的志向,一生也没有什么大的目标,我只是一个职业医生,七十多年来,一直普普通通的。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本事,也没想着过奢侈的生活。现在89岁了,我也没有什么遗憾。对于工作,只要不给别人添麻烦我就希望继续做下去,不过最近腰腿不如以前灵活,想来只有逐渐减少工作量。长子夫妇也说:“一下子就辞掉工作可能对身体不好,慢慢减少更好。”所以我一边寻找自己与生活的平衡点,一边逐渐减少工作量。
这就是我的生活方式,无所谓好坏,大体来说还算过得去。两个儿子都找到了好媳妇,各自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孙子个个都健康活泼。后来,我的丈夫去了彼岸世界。人做事往往凭借自己的感觉,到底“应该这样生活”还是“应该那样生活”,常常会做出片面的决定。有的人认为赚很多钱就是厉害,有的人觉得实现梦想才是伟大的。
如果觉得这种想法不正确,就会产生否定自己的感觉。人生的满足感并非由别人决定,也绝不应该追求和别人同样的生活。因此,请务必意识到“这是你自己的人生”。只有这样,人才会活出自己。如果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一直被他人影响而疲惫不已,那么就想想这句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那我们就按照自己的活法过下去,别人的人生再精彩、再辉煌,那也是别人的人生,我们模仿不了,也无法代替人家生活,同样,我们的人生别人也不能代替,有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有可能被别人干扰或者指点,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人生我们自己过。就像恒子奶奶说的“能照亮某个角落就足够了”,这就是我们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