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并不是身为家长的随便说一句,孩子就会听你的。
便是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盲目攀比」,孩子也未必听你的。
不听话,已成为了现在家长口中的一个「高频词」,动不动就指责孩子「不听家长的话」,但是身为家长,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孩子会不听话?
相信天下所有的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都面临过内心的煎熬。
心理学家做过长期的追踪调研,通过家长送小孩到幼儿园的测试,把小孩跟大人的关系,分成3类: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的孩子,你送他去幼儿园,会对你依依不舍,但是你走了也就走了,你来接他的时候,他会非常开心;
回避型的孩子,你送他去幼儿园,他都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表情,你下班来接,也没有表现出多么的高兴;
焦虑型的孩子,在离开妈妈的时候,简直就是难舍难分,见到妈妈的时候也一样哭闹。
那什么样的是最听家长话的呢?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实验人员拿一个孩子从来没见过的东西给他看,比如「软盘」。妈妈跟他说这是「储存器」,实验人员说这是「软盘」,孩子更倾向于信赖妈妈的答案。
但是,实验人员把「软盘」换成了形似「鸟」的玩具时,妈妈说,这是「鱼」,而实验人员说,这是「鸟」。安全型的孩子则更相信实验人员的话。
他爱妈妈,但是更爱真理。
他能感受到这是一个「鸟」而不是妈妈所说的「鱼」。他能够有对事情的独立判断能力,不会盲目的偏信任何一方。
这样的孩子,还会担心他染上坏习惯,染上攀比之气吗?
如果我们在跟孩子讲述事情的时候,有着足够的自信,那么小孩就会更倾向于听我们的话,他们对自信的敏感度,比我们自身还要强烈。
但是,如果掩耳盗铃般说着连自己都不怎么相信的大道理,还能指望小孩子听你的话吗?
真正的教育,在于引导,在于给孩子提供一个充分探索这个世界的环境,而非暴力的干预和说教。
中国科学史上著名的绍兴冯氏家族,与他们年少时的文化熏陶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
从小接受新文化熏陶的四兄妹,尽管一辈子也没有用过这些老气横秋的“字”,却从小在父母营造的宽松、优雅的家庭文化氛围中,得到了最初的滋养,奠定了一生的文化基调。
与其过度干涉,空讲大话的告诉孩子不要什么,不如以身作则,引导自己的孩子,去认知,什么才是真正的「真理」。
武志红老师讲过一个概念:「抱持性环境」。
我们要学会做一个「60分家长」,不过多的干涉和要求,只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保护,提供一个稳定的空间和关系,让孩子能自由的任由内在生命力流动。
他们自然会分辨这个世界的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