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现代人的崩溃是一种默不作声的崩溃。
看起来很正常,会说笑、会打闹、会社交,表面平静,实际上心里的糟心事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不会摔门砸东西,不会流眼泪或歇斯底里。
但可能某一秒突然就积累到极致了,也不说话,也不真的崩溃,也不太想活,也不敢去死。”
part 1
成年人的世界的真相是,
不是在这里苦,就是在那里苦
小的时候,小小的摔了一跤,只有一点点痛,但我们却可以不顾面子的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长大了,就算我们摔得头破血流,也能硬生生地把眼泪逼回去,还能微笑告诉别人:我没事。
流眼泪似乎只是小朋友的特权
成年人的崩溃
都说“我没事”
成年人在生活中最大的谎言,就是“我没事”,在外漂泊已经穷到吃不起饭,爸妈一个电话过来,你说“我没事”。
失恋失业觉得人生无望,朋友匆忙赶来,你勉强挤出一个微笑说:“我没事”。
日本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中,丈夫就是这样一个隐形的“崩溃”人口,表面上,他和往常一样,起床做早餐,出门坐地铁,正常的上班工作。
当有人发现他情绪不对、关心询问时,他笑着说:“我没事”。
实际上,他早就不正常了,内心时刻处在崩溃的边缘。
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这样,很多时候听到一句“我没事”,就真的觉得对方还好,但直到有一天,当你自己亲口说出这句话时,才会明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往往是自己最糟糕的时刻。
以前看过一个段子,当你问别人“你没事吧?”,别人回答“我没事”,其实是真的有事。
而当你问“没事吧?”别人一脸懵逼,不知所以的回答你“什么?”,那才是真的没事。
坏情绪总是悄悄的到来,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
part2
成年人的世界中,很多时候都会溃不成军,但还要在别人面前装作很酷很快乐的样子,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崩溃也要收着点。
年少时,连小小的伤口都要渲染的人尽皆知。等到长大,我们慢慢变得不动声色,有一句话说“成长,就是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或许,是对的吧!
大概成年人都是这样,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变得这么隐忍而又谨慎吧,连哭泣都要小心翼翼。
《奇葩说》里有一期辩题讨论 " 在外面过得不好要不要告诉父母 " 。节目里傅首尔说:" 父母对待我们的不开心,比我们自己要认真得多,有时候,你过去了,但他们过不去。
" 有次学校实习,我微信跟我妈说胃有点疼。那天吃过胃药后,我睡得很沉,手机没电了,我妈打了很多个电话都是关机。 等我睡醒已经下午五六点了,手机充电开机后,看见我妈发来了几十条消息和没拨通的语音通话。
我微信回复她说我没事,没想到她还没睡,立刻就打电话过来。她担心我身体出问题,我的电话也拨不通,她又没有其他联系方式,只能握着手机干着急,直到确认我没事,她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我越来越发现,父母对于子女的爱,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沉重。但凡为人父母,子女的一场小病就足够让他们提心吊胆,一点麻烦就足够让他们彻夜难眠,一点委屈就足够让他们揪心自责。
为人子女,就是父母世界里的天气预报,喜怒哀乐连接着他们的晴雨冷暖。
part3
人活一辈子,谁还没个崩溃的时候。但到了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时,也就只能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痛哭一下,再擦干眼泪回家。
正如张爱玲说的那句:中年以后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可这就是成年人的生活,白天里照常面带笑容各种嬉笑怒骂,晚上推杯换盏之间言笑晏晏,谁人知你在深夜里不知哭了多少次。
公司里最好脾气的那个人,在客户狂风暴雨的斥责里也能微笑道歉,却在家门口的车库里默默红了眼眶;
工地里最拼的那个汉子,拿不到工程款时也会独自在小摊上,喝着不知什么味道的酒,然后低头掩饰自己的泪意;
家里无所不能的妈妈,只能在孩子睡着以后在卫生间里默默流泪。
我们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忙着养家,努力成为别人的依靠,变成不动声色的成年人。我们拼命压抑自己的情绪,但要崩溃又能多简单?某个瞬间、某个小小的事件,甚至只需要一声叹息,就足以击垮我们。
我们努力微笑告诉别人,也告诉自己:我没事。
其实哪里没事呢,大大的有事。我很难过,我很想哭,我快要撑不下去了!却还是要一遍一遍的告诉自己:我没事,我很好。一边崩溃一边疗伤。
没有什么是偷偷哭一场解决不了的事,第二天,依旧全副武装。生活不易,但希望都在,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