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28岁,直到有了孩子之后,才明白过来一件事情:打针那么疼的一件事,为什么妈妈从小却一直骗我说:不疼不疼?
第一次看到关于“打针”是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中,尹建莉老师说,要允许孩子哭泣,而不是一直压抑他的害怕,告诉他不疼。这几乎是颠覆了我的认知,从小家人就教育我要勇敢,好哭这种行为意味着你是胆小鬼。但其实呢,事与愿违,我不仅小时候怕打针,长大以后也依然很害怕。
后来有一个机会,让我成为了妈妈,我才开始思考如何正确引导我的孩子面对打针这件事。
打针,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成长痛”,既然必须经历,虽然不能说让孩子觉得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但也不至于每次都剧烈反抗。
孩子刚出生到小几个月的时候,可能会表现得很“勇敢”,一声不哭。但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敢”,只是痛感不灵敏,所以无须夸奖。一旦夸奖孩子“勇敢”以后,其实内心就产生了对比,等到下次孩子打针哭了,就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孩子“不勇敢”,而一直跟孩子说:没关系,不疼的。如果孩子哭闹不止,那就继续用吃零食的形式转移注意力。有的父母,甚至在公共场合对孩子大发雷霆:哭什么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人是情绪体,我们理解孩子,就要理解他的情绪。但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情绪是不被认可的,认为人不应该带有情绪不好,所有情绪都应该被抛弃。所以,我们对于孩子身上的情绪,自然也是不认可的。面对孩子一哭二闹三跳脚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你不能这样、你是错的、你要听妈妈的话。
一个孩子打针时,他哇哇大哭,其实除了疼以外,是对针戳进胳膊里的恐惧。这时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他的情绪命名,告诉他这种让他太舒服的感觉,叫做“恐惧”。等他熟悉了之后,内在就不会再涌起恐惧的情绪。哭是孩子最通常的情绪表达,这是孩子在学着照顾自己的情绪,倾听自己的情绪。大哭不止,直到情绪变成眼泪从体内哭出去。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在每个孩子身上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明白这些道理之后,话说回来,要如何陪伴孩子应对打针这件事呢?对于必须要让孩子承受的一些痛苦,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原则(参考《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观点)。
1.平静自若,不要表现出焦虑。如果大人首先一脸焦虑,孩子就会觉得问题严重,会吓着他们。
2.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向他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比如每个孩子都必须打疫苗、生病了需要打针等等,不要认为孩子不懂就不去说。
3.如实相告,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疼痛的感觉。“一点也不疼”这种话,孩子上一次当以后,就绝不肯再上第二次当了,而可以描述成像“蚂蚁夹一下”、“掐一下手背”。
4.允许孩子哭泣。接纳孩子,就要接纳他的情绪。“妈妈看到你很害怕,害怕的时候妈妈会一直陪着你。”可以尝试这样跟孩子说话。
5.激发孩子的勇气。孩子的忍耐力是惊人的,只要不吓着他们,给出一个合适的心理预期,她们多半能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难的事情。同时,也要给他们退路,不要让孩子为自己流露出的“不勇敢”而感到羞愧。
6.拒绝哄骗和收买。“不打针警察就来抓你”、“吃了药我给你买遥控汽车”等等,用这些方式解决问题只是一时的,并不能真正缓解孩子的恐惧,还有碍他们的道德教育。
自认为,带若谷打针一直都是比较顺利的。直到一岁半左右,有一次他在商场玩,不小心被龙猫咬到,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我虽然没有打过,但据医生说第一针注射血清是非常疼的,而且之后接二连三频繁去医院打针,让若谷从此变得害怕医院,看到护士就大哭着要回家。
所以,后来几次打疫苗,我都紧紧抱着他让他在我怀里尽情哭泣,我觉得他需要一段时间把体内的这些恐惧情绪全部都哭完。
直到前两天(那天正好要带若谷去打疫苗)遇到一件事,我在家里搬收纳箱的时候不小心把脚背磕破了一块皮,不仅疼而且开始流血。当时若谷就站在我的身边,看到我“啊”地叫了一声,他也愣住了,一动不动地看着我。
其实没有那么痛,但是从小内心没有建设好,在伤口面前我的表现一直是深度恐惧。这一次,我深吸一口气,面色痛苦地跟若谷说:“妈妈很疼,可以抱着你吗?”若谷立即跑过来紧紧抱着我,还拍拍我的肩膀。我又继续说:“妈妈不疼了,快帮妈妈拿把纸巾拿过来,流血了擦一擦。”小暖男又去拿来纸巾,蹲下来帮我擦伤口。
这时我趁机说:“今天要出门打疫苗,也有点疼,妈妈知道若谷害怕,害怕的时候就抱着妈妈,妈妈会一直陪着你。你看妈妈今天表现很勇敢,一声没哭,妈妈是榜样,你也可以做到吗?”
等坐在了医生面前,我又跟若谷说:“看着妈妈的眼睛”,等到他看过的时候,我立马又笑着说:“害怕了就抱着妈妈,妈妈一直陪着你,你可以的。”
最后的结果是,若谷抱着我看着针戳进了胳膊,他只吭了一声,但是没有哭。打完针,他趴在我肩膀的时候,是他的妈妈我偷偷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真实地感受到了一个恐惧的孩子克服恐惧之后内心的力量,我的孩子又长大了一点。
而我知道,我也坚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