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亲自动手,光动动嘴皮子就行了,当导师真轻松。
今天我也干了这个轻松的职业——当导师。
昨天做的粘豆包,比较受欢迎,侄女没有吃够,更确切地来说,手艺没有学够。昨天晚上又泡了一锅杂粮,今天还要再做粘豆包。
正巧今天还是立夏,有将赤豆、黄豆、黑豆、豌豆、绿豆等做成“立夏饭”的习俗,那我们就做个粘豆包吧,来祈求五谷丰登。
我们家的粘豆包是改良版的,随意程度比较强,做法也比较任性,基本上怎么高兴怎么来。
家里的杂粮比较多,数来数去也有十来种吧。这些杂粮都比较独立,比如红豆、红小豆、赤小豆、大花豆、薏米、荞麦等等,个性都比较强,一个一个都很独立,很难融合到一起。
团结才是力量。为了带好这支队伍,就得由糯米出面,把大家紧密地团结起来。
糯米,就是天生的、自带凝聚力的优秀领导者。
这些杂粮全混合到一起,经过多次换水,让大家来个脸熟,再用电饭煲蒸上。
昨天老娘嫌豆包不甜,侄女儿就特意去买了大蜜枣,剖洗干净之后,用剪刀剪成了小碎块。再加上一碗大枣干和葡萄干,这甜度可是杠杠的。
我只负责动眼、动口,具体工作由侄女承担。
蒸好的杂粮,要多次少量地撒入糯米粉,而且要轻轻地搅拌,要不就会把豆子搅烂了。粘豆包,还是保持颗粒状,有嚼劲比较好。
侄女仔细地把散装的颗粒状的杂粮团成团,沾上糯米粉,放到蒸锅里。别说,虽然是第一次独立操作,做得还是有模有样的。
今天准备的杂粮比较多,每一个粘豆包都做得大一些,这样能够确保一锅蒸完。
水开,上锅蒸20分钟。
打开锅盖一看,原来一个个比较圆润的面坯都塌陷一些,就像发面一样,把原来的空隙都填满了,但是依然能独立成个。
侄女首次独立操作,宣布成功。
今天的粘豆包,比昨天的更加软糯,更加甜润,老娘也基本表示满意,当然是她最心爱的孙女做的,无论如何也不会再提意见了。
侄女把她的杰作发到家庭群里,大家纷纷点赞预订,侄女的幸福感、成就感顿时爆棚。
老娘下午要和她的朋友们去打麻将,还专门给好朋友带去两个,显摆显摆她孙女的手艺。
这么良好的开始,肯定会让侄女的厨艺与日俱增。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做饭的不多了,超市里丰富的食品,便捷的外卖订餐,给年轻一代更多的机会与选择。
然而,无论是食材的健康还是营养的搭配,外卖食品都难以和亲自下厨相提并论。
千算万算,不如起火做饭。
其实做一顿饭并不算什么,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一个热爱劳动的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