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童年记忆里,烟花是小时候的我以及我的小伙伴们在冬天最喜欢的东西。
我出生在东北的一个农村里面,那里的冬天很漫长,对于我们村子大部分的居民来说,秋收之后就是意味着冬天开始了,一旦大雪纷飞,对于农村的农民来讲一年的忙碌算是结束了,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等着收黄豆的商人来到村子里开始收黄豆,大家都盼望一年的忙碌可以卖到一个好价钱。当然有的人会持续观望,等待黄豆价格到了他满意的程度再卖出去。那时候我还是小学生,北方的寒假同样也很长,记忆中几乎元旦没过多久就开始放假了,假期要一直到三月份,对于寒假中的我和小伙伴来说,每天除了帮家里干点小活比如抱柴火和烧火之外,然后写寒假作业,其余的很多时间都在想快点过年,那时候家里面很穷,真的也只能到了过年时候才能穿到新的衣服,然后吃很多好吃的。当然在最期待的还是过年甚至在整个正月里面都可以放炮仗。
当离年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重,我最期待的炮仗也被老爸买了回来,一般情况下家里面都会买很多鞭炮以及烟花。因为那个时候年前最后一次赶集之后整正月都不会再有集市了,如果鞭炮买不够或者烟花没买,那正月十五以及正月里其他需要放鞭炮的日子就没地方去买了。每次看到鞭炮我都会很高兴,很想马上就拿出去点着听着鞭炮声,闻一下鞭炮的味道,因为那意味着这一年最快乐的时光马上就要来了。当然家里面不会允许我拿着很多鞭炮出去玩,但是会多给我买几个100响的鞭炮,让我自己拆开一个一个放,于是我每天都会拆几个小鞭炮放在口袋里,然后从家里的厨房拿走一盒火柴,高高兴兴的跑到小伙伴家里给他看口袋里的炮仗,然后我们就快乐的跑出去,有可能去池塘也有可能跑到村边的桥附近,想尽各种有趣的办法,比如把小鞭炮插在雪里然后点燃,等炮仗爆炸后跑过去看雪堆被炸出来的黄色的小坑,乐趣无穷。
终于到了过年的那一天,有了10元的压岁钱就更高兴了,可以买更多好玩的炮仗,像摔炮、划炮还有后面又出现了一些好看的小烟花,我们在村子的主道肆意的放炮仗。等到了晚上临近十二点就要吃年夜饭了,按照我的家乡的习俗,吃年夜饭之前会先放炮仗,在家院子里堆上一堆柴火点起来,家家户户的火光点亮了整个村庄的天空,这些工作做好后,就到了我最期待的放烟花的时间了。一般情况下,我爸爸会先在院子的晾衣绳上面挂一个1000响的鞭炮点起来,噼噼啪啪的声音在现在想来是那么的悦耳,这个时候我一般是不敢出去的,一是家里面怕鞭炮崩出来打到我,另一个自己觉得声音太大了,震得耳朵很疼,一般情况除夕夜只要一家鞭炮声响起,陆陆续续的鞭炮声就会从村子里家家户户传来,甚至可以听到隔壁村子的鞭炮声,1000响鞭炮过后,就到了我的展示环节了。家里面的二踢脚和烟花就交给我了,往往点二踢脚的时候我就快速碰一下引线就快速跑的很远,但是经常会发现根本没有点燃引线,我又屁颠的跑出去在引燃一次,在快速的跑开,看着升空的二踢脚在空着放出一道光伴随着爆炸声,别提有多快乐了。放了大概十个二踢脚之后,我快乐的跑回房间拿出烟花,把引线放在火堆上,快速的举起斜对着填空,让烟花在天空绽放出美丽的风景,这个时候家里面的妈妈和爷爷奶奶也会出来,大家一起看着天上的烟花都笑的很开心。
年夜饭过后,就是守夜了,家里面吃完会在一起看春晚,作为一个小孩子,我肯定是闲不住的,拿着用压岁钱买的小呲花,约着小伙伴一起在大街上拿着呲花到处走到处玩,空气中弥漫的鞭炮硝烟的味道和满村的快乐笑声,让我们心底里的活跃分子更加积极了,哪怕是凌晨两点我们也会在村子里到处乱逛。
童年里的烟火天空挥之不去,也是最美好的回忆让人不停地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