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领导说自己很沮丧,细问才知道,她在朋友圈看到大学同学给最近很火的电影和电视剧画了走位,另一个同班同学创业也干得风生水起,而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小职员,拿着固定的工资,干不完的工作,涨不上去的工资。这样也比较,难免会有失落感,人和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你是不是也时常会陷入这样的失落,和别人比较自己总是没有那么优秀,总觉得自己不够好,需要提升的地方很多,心里想着我要向她学习,要像她一样优秀,要成为第二个某某某。可是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所长所短,我们一生也不过是在不断发掘自己的过程,找到自己的优势,然后将其不断地延伸扩大,你也会有所成就。所以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去真正的了解自己,成就独一无二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另一个别人。
那么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你是内向还是外向?
你是适合创业还是适合打工?
你是适合循规蹈矩还是创意人生?
你有想过这些问题吗?还是你有些懵不知道该如何去得到公允的结果?
《行动变现》一书中,杨小米老师对了解自己提出了三点参考的方向,你可以来试试。
1、回到原生家庭寻找父母身上的优点。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虽然这话或许有些片面,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在幼儿的早期接收的东西足以影响我们的一生。而在早期我们主要是和父母在一起,所以,父母身上的东西,我们多少都会有一点。所以去发现他们的优点,你也会有的。我感觉自己的性格更像我妈,是能在一个已有的东西上研究出花来,能够不断地对事物进行变通和研发;为人处事方面更像我爸,真心地去结交朋友,能帮则帮,宁可吃亏,也绝不沾光,所以人缘不错。
2、结合自己的现状发现自己的优点。
我们处于现在的状态,是可以察觉到自己比较擅长干什么的,如果没有发现,那就去每天总结,慢慢发现,然后不断地去提升加深它的能力,直到它能给你带来金钱等利益。对于自己而言,自己在设计方面比较擅长根据已有的素材进行不断的转换,从而得出自己的作品,不过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打磨和总结,让它带自己转行。
3、找几个身边的朋友让他们评价一下你。
身边的朋友都是相处过一段时间,与你共过事,所以对你的了解也会相比自己更加地客观和理智。不管他们的评价是否有道理,你都去倾听,仔细得思量,而不是一味地去反驳。身边的朋友评价自己有想法,不落俗,是个靠谱的人,真诚善良,言行举止都透露着真诚,所以感觉自己是个有责任心、靠谱的人。
通过这样的一些回忆,是不是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一些了解,当然,真正地完全了解自己还需要很长很长的路,也说明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去不断地改写自己的评语,所以,别放弃自己,努力提升自己,别去试图改变自己成为别人,我们要不断提高原本的自己,才能赢到最后,获得最大的回报。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