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读的书那么多,想学习的东西那么多,想去实践的东西那么多。但是自己的速度却这么慢,吸收的能力这么慢,得到的东西也这么少。真的是很着急。我看书基本上都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读。有的时候会走神,一句话会反复读多遍才能进到脑子里,理解它的意思。以前偶尔接触过一本教速读的书。但是从中间实践最好的应该就是快速略读。一般对于景色什么的描写我会一眼略读过去。后来发现其实这样也不好,因为发现自己虽然读了很多文学上面的书,但是形容词用起来却惨不忍睹。再今年,遇到笑来老师,他告诉我们阅读要一个字一个字的去读。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识,于是我理所当然的又开始排斥速读了。
后来我发现,从始至终自己从来没有给过自己一个边界,就是我读书是为了什么?读啊读,经常是看到别人介绍说哪个书好看,看了这本书你就可以了解世界经济史了。我就去买买买,问题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我了解世界经济史是要做什么?我应该早点意识到,其实我是希望从书里找到一条路,找到一条能改变自己生活质量的道路。这就是没有边界对自己没有要求的结果。而更多的时候是我不知道自己对自己没有要求,真可怕。
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的事情,这个是我早就知道的一个道理,但是我到现在还想要一份确定的学习方法,一条确定的路,这是多么的好笑,知道跟理解真的差的好大。所以这两周我打算好好学习速度。先要知道怎么读书才能更好的用书来找到自己的路。
一、阅读测试
一篇700字的阅读资料,我是在1分59秒读完的,正确理解80%。计算下来是一分钟350个字,对照了下作者的列表,我有点不可思议的沾沾自喜,我竟然在优秀阅读者里,但是又忍不住怀疑,就我这样是优秀吗?果然,后面还有一个编者注,里面说,文中的标准是以单词来计算。而根据中国2000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使用修订版)》规定,初中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应达到每分钟500字左右。根据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的阅读速度每分钟不少于600字。华中理工大学管理工程系的廖建桥和张万山1996年发表于《人类工效学》的《论中文的阅读速度》一文中指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算出中文的正常阅读速度为309字/分钟”。
好吧,我只能算是正常。
二、空白卡片法提速器
用一张空白卡片盖住上面看完的字,然后匀速往下移,强迫眼睛随着制定的方向在书上阅读。这个方法刚开始用起来很不自信,老是想回去看一下自己上面的有没有读对。但是后来我想我只要理解意思是对的就行。然后特意联系盖住字一眼扫过去就往下移书签,发现人的精神是高度集中,而且有的时候你并不知道你看到的字怎么发音,但是脑子里已经模糊的反映出了这句话所对应的影像是什么样的,但是你却又不能一下子用话来表达出你看到的东西所包含的意思。感觉就像是飙车,很刺激。
三、集中注意力
在阅读之前问自己两个最有用的问题:
1.我为什么读这个?
2.我读这些信息做什么?
我没有认真想过这件事情,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比如我为什么要阅读这本书?因为嫌弃自己的阅读速度慢,我有很多的书要读要学习,想增加自己的学习能力。我想从这本书中得到怎么样子能够快速阅读理解到一本书的内容,并且得到自己不喜欢看的书的精华。怎么样子加强自己的理解力。
尽量给自己营造一个没有人打扰到的环境,放空脑子里的事情,然后去阅读。
做这次的练习,我觉得我不清楚读一份材料我应该知道它的哪些关键词,比如我想了解的是什么东西,读完一篇文章我想不到我读了些什么东西。
四、关键词阅读
要求找出关键词,不要逐字阅读。我发现我找关键词就会变得慢。首先是体现整个句子的含义。一句话有很多的词组成,眼睛看过去没办法第一遍就能抓住关键词,我还得自己分析哪个是副词,哪个是关键。这个方法目前好像不适合我。
五、压痕法
在一本书的两端,隔着三个字的地方画一条线,看书的时候只看中间的部分,余光会扫视到两边,这样会节省看书的速度,这个方法很适合我。
六、预览
目录跟每段的首句话是非虚构类书籍的地图。试着理解这些预览,再主动阅读详细阅读里面的内容。换句话说就是当自己对文章的首段是作者的对一个主要问题的概括,如果你懂了可以不用去看,如果不懂找出你不懂的答案。
预览目录,寻找5W加H,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为什么,如何。
七、在阅读前提问题为什么要读。先略读,通过对目录引言的分析,找出自己的答案在第几章。
总结:
对我自己适合的方法就是安静的环境范围里,先确定自己为什么要看这本书,想得到什么。先扫读再略读再细读,用空白卡片盖在文章上部,速读用来提高速度。意群法,感觉就像是看到文字就直接看到图片的感觉,这个需要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