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愈之路:自知篇3 内心的意愿~自勉而后精进
蔡雪芳 201906
生活是一种内在意愿的外在呈现,它需要我们的自勉与精进,让自己在宏达的心灵力量与微细的心理感觉间作平衡,作导引。若是我们对内心状态未能给出统率性的指令,人就极有可能陷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困境。若是我们的意愿良善,加之行动坚定,生活会显出其真实、善意、美好的面向,你就会对万物心生敬意,与万物亲切相待。你若是越早理解这一点,就能越深地体验生命的奇妙,然后,也就能越善巧地化解心理的自我束缚。
你会发现太阳公公在灿烂地冲你笑;月亮婆婆在柔美地呼唤你;清风缓缓地、和雅地在轻拂你;雨露在细细地、清纯地滋养你;沿途的一花一草向你友善地问候着;即使是一猫一狗也在向你纯粹地注目示好中……然后,你相处相遇的人都以至诚至善的心愿关切你。这样的生活背景,它的呈现与否,取决于你如何自勉与精进。
1、 自勉。自勉的落实点在于基本功的练达。
(1) 规律运动与核心姿势。遵循规律运动,践行核心姿势,潜移默化的力量就在于此。
(2)生活起居与饮食得当。避免食物对心智的钝化,注重拣择营养与起居有序。
(3) 亲近自然与致谢万物。天地万物是一个属灵的存在,时常向它们表达敬意与谢意。2、 精进。引用好内在的意愿,需要对其包含的层次及如何用力加以梳理。
(1) 内心的潜意识层。我们的身体自动运转着,比如心跳、呼吸、血液循环、食物消化等。它们一直默默地为你服务着,尽量让你充满活力。再比如,遇到火,手会立马缩回,这是身体在危急应激事件中的本能保护,尽量让你少受伤害。这是无须你操心的潜意识层面,如果你对此层掺入过多的心理因素,反倒引起身心迟滞,甚至引发疾病。
(2) 内心的意识层,即心智层。这是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比如,如何照顾别人的感受,如何把事业做得更周全等。这中间,每一个人都在力求重要感,优越感与控制感,当人把这三种感觉看得过重时,心理困惑与情绪起伏就随之而起。内心修炼所要下足的功夫就在这一层,你不可以对上面无须操心的潜意识层过多操心,而对这一层极需学习的心智层加以忽略。
(3) 内心的超意识层,即心灵层。这是人内在核心处的力量源泉。这份力量可以引领、整合身心的意愿。平常时候,我们在说的,让心充满阳光,让心满怀喜悦,让心致力于求真、求善、求美,都是意指这一层。爱因斯坦曾说:“当你忆起,就能唤醒。”这是这位科学巨人在意识领域所作的贡献。
因此说,精进即是分清意愿的层次,用心得法。人渐进的自知,必定带来渐亮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