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连续关了五天了,太阳公公也从没硬朗地出现过,天一直是半阴着脸,总也抻不开似的。我乖乖地配合在屋里呆,上午听学校青年老师赛课,下午改学生网课作业,再写写自己的随想随感。这些事倒也是我十分乐意去做的。可是,一边手上干着这些事,心里却又惦念着:好不容易申请通过的市课题如何着手来操作啊?我该如何去实施与安排呢?
课题就像一个烫手山芋,想得到又不敢得到,想吃又不敢吃。如今是得到了,可该从何下手吃呢?我每天在思考 。做课题必须有理论支撑。理论书籍买了一大堆,可一直不敢“啃”,一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我推着自己去拾起枕边书,慢慢看,每天看一点,每天记录一点收获或感受。我想,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啊。
书名:《怎么做课题研究》
内容:第三章 课题实施过程
问题17 怎样理解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活动的关系?
摘录:一线教师的课题研究离不开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支撑。一线教师的课题选题,无论是来自热点,还是来自理论学习,均需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展开研究,更不用说本身就源于教学教学实践的研究课题。可以说,对于一线教师来说,研究实践活南迦巴瓦一定是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方式: 1基本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活动落地。2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作为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但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又有一定的区别:1有围绕主题的假设 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的计划,更多的是指有明确的主题,活动的整个过程需要围绕主题设计,作出假设,然后通过实践去检验假设是否成立。2 有依据假设的分析 因为是研究,所以需要思考与分析。3 有规律提炼的需要 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但教育科学研究的目标中,还包含了规律的提炼、策略的总结。从“个”的研究上升到“类”的归纳。4 有过程资料的物化 研究成果的获得需要有扎实的过程,还需要有丰富的实践资料作支撑。及时地收集研究资料,才会有可分析的材料。
感想:做课题确实有助于一线老师的专业发展,它高于平常的日常教育教学,它能提升教育教学实践水平。想到自己的课题选题,它来自于热点背景----双减,基于双减这个话题,低年级不设置笔头作业,那我们该如何来布置作业呢?于是,我们老师们采取了口头作业的形式,口头组词,口头听写,口头表达,口头朗读。但这样的作业缺乏创造性,而且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得打个问号,对于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浓度也要打个问号。所以,我认为当前之下,如果我们以生为本,从生出发,去设计出更多富有实践性的作业,是不是会更有趣,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