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场变色龙杨畏为何被讥为“杨三变”?》
王安石大刀阔斧改革期间,杨畏“耗子给猫当三陪----拼了命地巴结。”保守派得势后,杨畏“丫鬟照镜子----一脸奴才相”先无耻吹捧继而诽谤攻击司马光。宋哲宗重新启用改革派时,杨畏再次“裸体上吊----死不要脸”,为改革派大唱赞歌,被天下人讥笑并送外号“杨三变”。
杨畏朝秦暮楚,为个人私利反复变脸,原因何在?
(一)投靠拗公
杨畏“幼孤好学,事母孝”,随时摆出一副视功名富贵或科考入仕如粪土的清高模样儿。在亲友们不遗余力的轮番轰炸下,杨畏假装被逼无奈参加科考。这厮还真有些真才实学,竟然一路绿灯考取进士,被朝廷安排到某县出任办公室主任。
按说杨畏应该知足,欢天喜地前去赴任。但是,小小的县办公室主任职位连条水沟里的泥鳅都算不上,岂能满足幻想一步登天的杨畏的梦想!况且,对毫无背景与人脉的杨畏来说,离京赴任等于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于是,为了留在京城攀上高枝,杨畏宣称自己为研究儒术,决意留在京城专心致做学问。
杨畏经过数年潜心研究,洋洋洒洒写出好几本书,受到一致好评。杨畏信心大增,将这些书当做敲门砖,千方百计拜谒王安石等人。王安石虽被戏称为“拗公”,却是真正爱才惜才之人,对杨畏的学问大加赞赏,暗示心腹舒亶将杨畏派往郓州(今山东菏泽郓城县)镀金,担任县教育局长,并许诺很快调其回京师任职。
县教育局长与县办公室主任相比,实权明显受限制。杨畏却感激涕零,因为他终于攀上王安石的高枝,再不是在京城单打独斗的求官者,于是兴高采烈哼着小调前去上任,并“自是尊安石之学,以为得圣人之意。”王安石兑现承诺,多次亲手为杨畏安排前途。杨畏步步高升,数年后重返京师,出任监察御史助手。
朝廷在相关部门力荐下,准备任命御史中丞(相当于今最高检察长)出任郡守。因为此人是王安石政敌,杨畏首先跳出来极力反对:“御史中丞是否贤良,圣上心中自有一杆秤!相关部门不认真考察,竟然大胆妄为举荐他出任郡守!看来这些人的三观与圣上有天地之别!臣恳请朝廷本着负责态度慎重使用此人!”
舒亶被指控“有盗学士院厨钱罪”,王安石爱惜羽毛,不停地为心腹辩白。杨畏深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之理,煞费苦心上表为舒亶辩解,将舒亶被弹劾之事轻描淡写说成“舒亶一案不能拔高到事故高度,最多算是工作中的无心失误而已!”舒亶被依法罢免后,杨畏咎由自取被连累,被赶出朝廷担任夔州路司法官。
[if !supportLists](二)[endif]赞美司马
杨畏在夔州路没干多久,为王安石站台助威的宋神宗驾崩,年仅十岁的宋哲宗虽然即位,但朝政被太皇太后高滔滔一手把持。高滔滔对改革派深恶痛绝,重新启用司马光等保守派并恢复旧法。杨畏正指望王安石将其调回京师,闻讯心知大势已去,“恐得罪于司马光”,立即调转枪口,在公共场所为司马光大唱赞歌:“我杨畏在夔峡为官多年,对这一带的变化了若指掌!王安石当政时,百姓们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司马公上任后,百姓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由此可见,司马公品德高尚到何种地步!”
谁知世事难料,司马光执政仅一年便病逝。杨畏立即变脸,不余遗力嘲讽司马光:“我早就说过,司马光如果深谙执政之道,那便是上古时舜的四大贤臣皋夔稷契 ;他如果不精通为政之道,那便是典型的官场菜鸟!”
(三)翻云覆雨
名臣吕大防与刘挚出任宰相后,因为与杨畏关系甚好,联名举荐他重返京师担任工部员外郎。杨畏苦尽甘来,玩儿命般工作,因表现良好得以升任监察御史,继而被破格任命为殿中侍御史。
杨畏不感念刘挚的举荐之恩,反而在刘挚与吕大防产生矛盾时,主动帮助吕大防上疏弹劾刘挚所谓十大罪状,并提醒朝廷,数名朝臣“皆其死党”,必定会为刘挚鸣冤叫屈。果然,这些人上表奏请赦免刘挚,高滔滔“皆不纳。”刘挚被罢相后,作风稳健的苏颂继任宰相。
杨畏出于个人目的,力荐苏辙继任宰相。高滔滔任命范仲淹之子范纯仁入京出任宰相,杨畏恼羞成怒,像条疯狗似的“又攻纯仁。”杨畏本想攀附苏辙,见苏辙已无拜相可能,翻脸无情,“复上疏诋辙不可用。”杨畏跟疯狗般逮谁咬谁,“倾危反覆如此”,令文武百官瞠目结舌,“百僚莫不侧目!” 吕大防打算重用杨畏担任谏议大夫。范纯仁早已看穿这条变色龙,认为他品行太差行为不端,“不可。”吕大防想尽千方百计,终于将杨畏升任为礼部侍郎。杨畏感激涕零,发誓效忠。但当吕大防在宋哲宗亲政后失势后,杨畏第一个跳出来背叛吕大防。
杨畏看得很清楚,宋哲宗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绝对是与高滔滔反着干狠主儿。果然,宋哲宗亲政后连烧几把猛火,改元“绍圣”表明绍述(继承宋神宗所实行的新法)之意,追谥王安石为“文”且配享神宗庙廷 ,追贬司马光等元祐旧党,乃至含沙射影指责高滔滔“老奸擅国” 。
杨畏从这一系列动作中敏锐嗅出变天味道,立即上疏详细论证王安石变法是使大宋富强的不二法门,在使“哲宗信之”后,力荐因力挺变法而被旧党打压的“章惇、吕惠卿可大任。”正巧,殿试主考官因长期遭旧党打压,于是出题为“批驳元祐政事”。苏辙以此为由上疏反对宋哲宗恢复新法,触怒宋哲宗而遭贬。杨畏奉诏重新主持殿试,将考生中歌颂元祐政事的文章一概列为下等,将大力歌颂宋哲宗施行新法的考生毕渐排名榜首。
(四)自作自受
章惇扬眉吐气回朝拜相后,杨畏派心腹屁颠屁颠前去表功:“宰相大人,杨畏前段时间考虑到个人势力与敌对势力相较过于悬殊,于是精心布局,希望借吕大防和苏辙之手来除掉刘挚等人。我正想对吕苏下手时,被二人察觉,被迫隐忍。我虽在新朝大显身手,但内心依然拥护熙宁变法。您能入京拜相,正是在下为您在官家面前多次美言之故!”
章惇感恩图报,拜相后将杨畏升任为吏部尚书,视为腹心。杨畏为巩固地位,脚踩两只船的旧病复发,得知朝臣安焘与李清臣“与惇不合”,于是“复阴附安、李”,两面讨好,好不快活。
混久了,总是要还的!章惇逐渐发现杨畏有一仆二主之嫌,开始对他有所防范。在听完几个有分量的重臣述说杨畏之前翻云覆雨的“平日所为”后,章惇未雨绸缪,将杨畏赶出京城任职。
从此,杨畏不断辗转各地任职。宋徽宗即位后不久,任用蔡京为相,将一百二十名文武大臣(后增至三百零九人)称为奸党,勒名“元佑党人碑”。杨畏万万想不到自己会以如此方式青史留名,先千方百计买通蔡京的心腹为自己说好话,继而心急火燎派子侄谒见蔡京呈上自辩书,详细列举自己曾高瞻远瞩“以元祐末论苏辙不可大用。”通过这番骚操作,终于成功洗白,被“遂出党籍。”杨畏感激涕零,“上疏累千余言,极其谀佞。”不久,“得疾卒,年六十九。”杨畏对纵横学钻研极深,“有才辩而多捭阖”,如果用于辅助君王,建功立业易如反掌。但是,杨畏聪明用错了地方,其平生所学,目的仅在于“好功名富贵”,由此注定其本性“倾危反覆”,其一生只能是“桌子底下打拳----出手不高!”他被天下人蔑称为“杨三变”,说的是他“在宋神宗时期靠变脸发迹,于宋哲宗初期(高滔滔执政)以变脸显赫,在宋哲宗亲政后因变脸而高升。”
杨畏有不可否认的真才实学,却昧着良心干出多少趋炎附势的勾当,令人齿冷!他的人生历程告诫后人:一个人德才兼备固然难得,但如果以此作为追求功名利禄的跳板,必定会南辕北辙,落得个贻笑千年的下场!
完
2022年12月16日
作者简介:男,1984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且于同月入职杏坛,2022年10月退休。曾出版专著两部,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文章近百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