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自己

“甘泉近有书来,已卜居萧山之湘湖,去阳明洞方数十里耳。书屋亦将落成,闻之喜极。诚得良友相聚会,共进此道,人间更复有何乐!区区在外之荣辱得丧,又足挂之齿牙间哉?”

读《与王纯甫书》  最后这一段,受益匪浅。

阳明先生告诉我们如何做学问,推而广之也是如何做人。

如何做学问?就是不被外境所扰。此生会有很多的荣辱得失,但是和“共学此道”相比,何足挂齿?

杨明先生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普通人下功夫的方向,做学问的方向。

我们真正需要突破的不是外界的那些事,不是那些荣辱得失的小事儿,而是真正突破我们心中的那个贼。我们被外界干扰时生出的喜怒哀乐,愤怒忧伤恐惧,才是我们真正要突破的地方。

这世界有人恐惧,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傲慢。欢乐人人都喜欢,恐惧忧愁傲慢的时候,该怎么办了

《大学》里说,修身在正其心,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哀矜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恐惧哀矜忧患等都不利于修身,那么咱就不恐惧 不忧患。不不,那怎么可能?人都是有各种各样的苦,所以释迦牟尼才不肯贪恋红尘。那咱就从自身改变吧,正心,让正知正念在心里积聚,赶跑不好的念头,赶跑怨恨恼怒烦。

凡事向外找原因,十年都是一个样子,凡事找内因,每天都是新样子。不管活成什么样子,自己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今天联系志愿者,他一句话也不回复我,还说不要我联系他,说再联系就把我拉黑。我说你不报名我们的志愿者,谁知道你啊?是你自己报了名,你自己得为自己负责,一定要先内观自己啊!

看自己的缺点,看自己的模式,看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困惑,然后去突破自己。

我们也可以学习着素其位而行,素其位而学,素起位来做人。每一个起心动念都是善念,都是利他,到了某个时候,生活自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生活中我们会生出很多的情绪,让自己不被扰动,如如不动,才是高境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