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读这本书了,这次是纸质版阅读,读书过程在摘抄也在反思。
这次的阅读更深入了些,对我的启发极大。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的想打破自己的心里防线,身心都有种要改变的感觉,我想宁愿被讨厌,也要获取自由且幸福的勇气。
书中有3点对我的触动是很大。
1.目的论
书中提到有个女孩不敢跟喜欢的人表白,因为一开口就会脸红,但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是女孩不想被喜欢的人拒绝而捏造出“需要脸红这一症状”;
还有个哲人的朋友梦想着成为小说家,却总是以工作太忙为借口不曾做出行动,这实际上是害怕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而扯出了各种理由;
还有许多人为了逃避与人的人际关系,会先有“要讨厌某人”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
一切的根源不与你的过去相符,而是你的目的相符。这不同于弗洛伊德的决定论,目的论强调了你赋予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为此,不关注于过去,而要立足现在。
2.课题分离
想要做到课题分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努力践行肯定会大有裨益。
首先,要清楚“这是谁的课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都要由自己来承担。同理能改变自己的也只有自己。
其次,不干涉他人的课题。干涉他人意味着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认为对方没有能力承担责任,这种纵向的关系不利于双方各自的发展。人虽不同但平等,尊重鼓励他人才是横向发展关系的重要方式。
最后,不让他人干涉自己的课题。我们都有行使自由和活得潇洒的权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回复,来自@被禁忌的游戏,“总的来说,这个世界的事可以分为: 关你屁事 ,关我屁事,所以。。。他人的讨厌,关我屁事呢?”所以啊,自由就是别人讨厌,而我们不要害怕被别人讨厌。
3.共同体感觉
我们总是受自我意识约束,不能自由的行动。这时候我们就要把对自己的执着转变为对他人的关心。这就是“共同体感觉”。这其中有3个重点需要我们关注。
①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往往我们会往另一方面去,那就是自我肯定。很多时候,我明明做不到的事,却还是暗示着自己说:“我能行”,这种乍一看没什么,但长久以往会容易导致一种优越情绪的想法,会让我们心被困住。(我发现我就有这样的倾向),所以区分“我能改变的”和“我不能改变的”尤为重要。
很喜欢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予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②他者信赖
“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看到这个言论的时候,我有点讶异,一个人真的可以无条件地信任他人吗?那遭到别人背叛的该如何是好?
作者说:“如果不敢去信赖他人,那最终就会与任何人都建立不了深厚的关系。”遭受他人的背叛固然让人伤心难受,“但他人的背叛取决不是你,那是他人的课题,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我该怎么做”。”
③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每个人都想要获得存在的意义,得到“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他者贡献的行动指南是“我能为他人做什么,而不是他人为我做了什么”。值得注意的是,被他人认可的方式虽也是想获得贡献感,但它没有自由可言,因此摆脱认可欲求是获得幸福的前提。
最后,分享一句话,这句话让我对改变充满期待,对于获取“被讨厌的勇气”,他这样说道:“怎么说呢~~ 人呐,一旦接纳了自己,就真的,太!爽!了!!!”内心莫名被戳中,我想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期待着,改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