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如何从底层逻辑读懂男性?

二O二二年,接近于尾末,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每个人的生活又一次的按了暂停键,是的,又一次,更严格来说是又N次……有时会想,也许是造物主觉得当下时代的生活节奏过于快,人们的欲望驱使过于多,担心人心失调、生态失衡,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调和快慢和平衡。

如果不是脱离社会惯性的暂停键,我们可能很难会沉下心来认真观察生活,观察自己。也会很难发现,除了一日三餐和闲书几页,以往的很多念想和行为都是多余且沉赘的。

截止目前,已有三十一天,除了茶余饭后的闲散和陪伴,读了十本书,写了几万字的随笔……相对于往常陷入社会惯性的奔波与匆忙,这种脱离惯性牵引的闲散,可以说,是一种奢侈的自由。

可以不记时间的看一本书;可以不记时间的做一顿饭;可以让手机静默在某个角落,然后,完全忽视与世界的链接;也可以冠冕堂皇的告诉自己,一日两餐足以饱腹;也可以完全忽略时间的存在去睡个午觉;也可以完全不顾晴雨冷暖,因为只要有衣在身已足够。

抛开疫情所带来的不可抗拒的伤害,如果把这场“暂停”转化为某种正向资源的话,我想就是在时间暂停的状态下,给我们一次深度思考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详细的梳理,人之渺小,生命到底有没有意义?我们可以为之改变哪些?哪些生活目标是值得追求的?哪些生命探索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如何在无常的生活中获得持续的幸福感?我们如何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正确的选择上?我们如何更好的了解自己,善用自己?……

道德经讲:知人者智,知己者明。知人难,知己者更难。多数人自己都未必了解自己的本体和本心,行色匆匆的在生活的迷雾中游荡,更何况,作为与之异体的女性。彼此拥有完全不同的生物体系,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不了解男性的未必只是女性,很多时候男性也难以了解男性。比如,花天酒地的男性是无法理解以家为乐的世界是多么幸哉;一个挚爱之于首的人是无法体会心无所居的人是多么的可悲。

个体(无论同性或异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也往往不是因为缺乏沟通和看见,而是在多数事情的本质意义上,难以苟同和理解。比如,肉欲和情欲哪一个是爱情的第一生产力?……

英国作家劳伦斯讲:完美的爱情应该是灵魂与肉体的和谐统一。我基本认同,价值观的一致性,认知的同频性,肉体的和谐性,追求的统一性,成长的趋同性,人性的互补性,爱好的喜悦性,心性的开放性……这些都是美好爱情的底层色彩。所以前提是,你们在同一条认知水平线上,你们在同一个思维体系中,你们在同一种荷尔蒙分泌的节奏中,你们同属一种生物体主导模式——上半身或者下半身,当然还有第三种——上下兼并的完美统一。

我们经常讲,要善用“第一性原理”来看待事物。我所理解的第一性原理是:事物的底层色彩——所包含的恒定构成部分和变量构成部分。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探索一下男性的底层色彩。生命的止和动是相辅相成、难分难离,模糊不清的,但是存在一定的界限和规律。从广义的角度,生命本身不是静止的,始终在运动中前行。但是,有些时候看似运动的状态,在狭义的角度却是静止的状态。你看到的都是真实的,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自然就能够解开以往难解的结,理解难理解的人。只是每个人的运动节奏不一样,有的人是微米计量,有的人却目不可及。

我有一个测量自我成长节奏的工具,也是经常自我反省的一种方式:在时常性的自我反省中,我会有意或无意的搜索自己以往的言行,有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傻x的……如果我在离此一年左右的时间点搜索到一个傻x行为,那某个阶段的成长周期大致是一年。如果在三个月之内搜索到了一个傻x行为,那某个阶段的成长周期大致是三个月。然后,以此不断更迭成长周期的速度。有些行为在某个阶段出现后,在当时我们是无法做到深度感知的,因为当时的言行取决于当时的认知局限,往往在成长后的某个阶段,我们才能深度的感知何为智,何为愚。

就像阿德勒所说:你之所以会用愤怒和暴力去解决问题,是因为你不知道还有更好的选择和更高效的方法。知和行是一个问题,知道做不到,还为不知。

有一次陪老婆和朋友吃饭,偶然聊到一个关于女性择偶标准的话题。我当时说:“男人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无所经历的白纸;一类是看过高山远水的回头浪子;一类是狗改不了吃x的花花公子。”我在表述这个观点的时候,潜在的语言是:第一类人在纷杂无序的欲望面前很难抵御诱惑,因为缺少磨练心性的土壤。第二类人因为有所经历,所以更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在诱惑面前容易知止。第三类人是花心成性,无论和谁结婚都会欲望不止,无可救药。所以女性需要有智慧来分辨这三类人。

我在表述完以上观点之后的几个小时内,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发出疑惑:我为什么会表述如此的观点?这是一个可以经过推敲验证依然可以屹立不倒的论证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是一个表面听起来逻辑分明,但经不起推敲的观点;一个主观上能引起共鸣,但是客观上却漏洞明显的观点;一个试图通过某种形态、特征,就推断出带着同等特征的人都同属一类。好比我们常说的:咬人的狗不叫,会叫的狗不咬人。我们就因此简单的推断出不叫的狗是善类,会叫的狗是恶类一样愚不可及。

如果这个观点不成立,那经得起推论的观点是什么?……

干扰女性择偶标准的因素有很多,我下意识会联想到:有趣、美貌、才华、金钱、贪婪、野心、欲望、情商、智商、甜言、蜜语、欺骗、掌控、豪车、豪宅、背景、守信、品德、诚实、本分、老实、绅士、礼貌、用心、惊喜、价值、学历、名校、承诺、身材、腰力、贴心、美食、手艺、情话、谎言、虚假、恐惧、失控、担忧、自卑、幻想、错觉、眼盲、心盲、认知、思维、名牌、衣物、鞋包、手表、钱包、迷失……

从男性的视角,从家庭,朋友,伙伴,同学,同事,战友的不同男性特征中,找到一个清晰、抽离、拨乱出迷雾的词语,这个词语就应该是女性择偶标准的第一性原理,也是男性底层色彩的恒定构成部分——品德。

人们常说:人品需要时间去验证,人心需要事情去考量。平日里的相安,我们很难看清一个人底层逻辑、道德品质、心性修为。只有在事情上、磨练上,我们才能分清哪些是可以信任与依赖的,哪些是存在巨大危害的。如果恰好一个人的品德不行,但能力还行,那这类人可能会是给家庭,给团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至少危害的估值是最高的。

因为品德是导致一个人靠谱与否,背叛与否的最大制约因素。其他都是次要因素,因为品德是由价值观、责任心、原则性,底线感等恒定因素构成。这些是衡量一个人思与行的重要标尺,因为品德是很难随着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如果没有品德内的东西,一个人的行为也会很难受约束。

《左传》里讲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立功,立言的基础,如果没有立德作为基础,所谓立功、立言,不过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房子,水过无痕,悬在空中的云彩,风过无影。对于一个有品德的人,犯错误的成本会很高。比如,内心的负罪感会大大淹没满足欲望所带来的短暂快感。

假定,关于“三类人”的观点成立,就必须有一个基础条件也要成立。就是,第一类无所经历的白纸人,品德相对比较脆弱;第二类有所经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品德比较牢靠。如果这两个因果关系成立,这个观点才能成立。如果这两个逻辑关系不成立,那这个观点就是一个谬论。

那从这个基础条件中,我们提炼出一个核心问题:经历的多少是形成品德优良的核心因素吗?或者,是因果关系吗?……

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来看,我认为影响品德的第一因素是父母的基因(三分之一),第二因素是20岁之前所受的教育(三分之一),第三是否具备“成长性思维”(三分之一)。

第一个三分之一:父母的基因决定了部分的人格色彩,这一部分是恒定不变的构成。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父亲或者母亲的影子,无论是内在生物体的继承,还是在外在言行的特点。

所以我们有时会讲,如果想知道一个人结婚后的样子,看她父母的状态就知道了。这句话,对,也不对。对是因为这条线索只能看到恒定的部分,不能看到变量的部分。如果父母是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是一直不断在进化和更迭的状态,那基本上恒定的部分你很难分辨。

基因的组成因素决定了我们都存在一定的矛盾体。比如,我们经常会出现自我冲突、自我否定、自我攻击,自我抵抗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有人都会有一些共同的错觉,以为我们在和世界“周旋”,和外部“周旋”,其实我们只是在和自己“周旋” 。对自己深入认知的过程,就像阳明心学里所讲:我与我周旋,我与我和解。

自我抗争后的结果往往是:某一方的基因战胜并主导了整个生物体的方向。战胜不是消灭,也不可能消灭,而是整合、和谐、和解、容纳、平衡。就像孔子所讲的理想状态:“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是价值观的“胜利”,是内在基因的“胜利”,是品德的“胜利”,也是成长性思维的“胜利”。

第二个三分之一:是20岁之前所受的教育(主要是家庭教育),在成年之前,一个人会从青涩到清晰,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人格形态,有些已经显现,有些还在潜意识萌发。至少“善恶”的基本形态,在这个时期已经构造成型。

第三个三分之一:在二十多岁脱离家庭走向社会后,是一个人更迭的重要阶段。我所指的更迭是两个层面:一个是为人,一个是做事。工作经历的多少会让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持续的提升,这是必然。但是不会让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持续的提升,往上、往下、平行,都非必然。这个阶段会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价值体系,所以,当我们在这个阶段遇到一个伴侣的时候,这个人的底层色彩是比较完整的状态,他人或者周围环境很难在对其动摇。所以,爱情应该只期待值得期待的,放弃不值得期待的。

我所知晓的可以标榜为家庭榜样的人(无论是圈内还是圈外),多数都是感情经历如“白纸”,但是极其负责、顾家、忠情。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推断感情经历如白纸的人就是善类。古龙常在小说里形容:老实和尚不老实。看似无害的人可能反而会你意想不到。

人类的天性不但有强烈的从众心理,而且喜欢归纳总结其中规律,目的都是一个——不加思索的偷懒。随波逐流总是会比特立独行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叔本华讲:独立思考的人,是精神上的君主。如果类比、推论、归纳是最接近于真相的道路,那最懂商业的也不会是创业者,而是咨询公司或者统计公司,因为他们是最善于使用各种表格和问卷来体现大多数人的观点,以及提炼观点之间所蕴藏的某种规律。

曾国藩在一封信中说道:“凡人材高下,视其志趣。卑者安流俗庸陋之规,而日趋污下;高者慕往哲盛隆之轨,而日即高明;贤否智愚所由区也。”意思是,我们看一个人是不是人材,不要看智商,也不要看情商,要看其志向。志向低一些的人,会容易在世俗中非道德的潜规则中慢慢沦陷;而高明者会沿者过往哲人、圣贤的行经前进,哪怕自身智商不高,情商不优,只要沿着这些道德准则去前行,一定可以会获得更好的人生;这就是智着和愚者的区别。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志向,心性和道德的外在呈现;知识,不断读书学习的成长性思维;恒心,持之以恒,知行合一的践行。我想这是一个优质男性由恒定和变量所构成的底层色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42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6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8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90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32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9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8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