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一同事向我大吐苦水,苦的由来是我屡次从为人父母的家长那里听到的。
在一个家长和老师微信群里,某个家长遭到老师的数落:“昨晚上怎么没检查孩子的作业?去哪儿捞大钱了?……你们希望孩子长大成为你们那样可悲的人吗?!……”
所有家长集体禁言,一片死寂。
也是这一位同事向我透露,说她一个朋友的小孩,从小被老师嫌弃,老师们对小孩的行为误读为一种精神疾病,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正规学校并不接受他,学校换了一个又一个,拖着换着,换着拖着,孩子渐渐长大,实际上,孩子没有一点问题,后来证实他太活泼而已。
很不巧,昨日观赏了一部印度电影《嗝嗝老师》,让我身置其中的教育体制和上述小学老师的事迹做了一个对比,明显相形见绌,一个被老师指着鼻尖臭骂的家长,一个被老师裁决为无望的小孩,此事冲击在这个时间关口上,两者相映成趣,让我哑然失笑;太猛烈的对照,让我久久说不出话。
“只有差老师,没有差学生”是整部戏的主旨。老师,这一神圣的呼召,不止担当起教书育人的天职,再者,一位好的老师,是希望和爱的传递者和传播者,例如,在无可救药的差生当中,传播信心,传播盼望,传播宽恕,传播光明,处播欢愉,即使天生不公,须放下仇恨,放下怀疑,放下绝望,放下幽暗,放下忧愁。
影片中奈娜老师对孩子们说:“你的生活停留在写满你的恐惧的这一页,但如果能忍受它们,这些现实,会为你的飞翔助力。”这是一个信心的举动,宣告我可以和以往的自己一刀两断。当纸飞机在天空飘扬,随之而逝的是“恐惧”,因为努力的最大障碍可能不是懒惰,而是恐惧。好老师,深知此理。不管有多难教,奈娜老师以这样浅显易懂的方式教导学生认识自己,化阻力为助力。
我不肯定,片末出现的一个个神采飞扬,曾经的坏小孩一定会当大官,赚大钱,成为社会有功人士,但是,他们一定不会危害社会,因为他们已经战胜了恐惧。
正如那个坏小孩说的,我们恐惧的是失败,和那个失败的自己。我们恐惧的是,和9A的竞争下,把我们的贫困和缺乏显现得更明显和无地自容。我们的恐惧是无处不在的恐惧,那么不堪的现实,是先天不足造成,再努力也徒劳。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天生残缺,只是我们过于坚强和逞能,忽略自己的病情,耽误了治疗,或者我们躲着,掖着,藏着,捂着,我们不轻易告诉别人自己有病,需要帮助。“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帮助者首先先接受别人的帮助,医治别人的人首先被医治;因此,被治愈的动力,使这个故事可以开展和延续。
影片的女主人公奈娜老师患图雷特综合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症),从小被12所小学拒收,经过18次面试失败,终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成为了一名中学老师,然而她被指派的教的班级却是全校最顽劣的学生。
老师的病是外在显露的,这群孩子患得是严重的心理疾病。他们生活中遭遇着种种不公平对待,他们出身贫寒、经历过太多歧视与嘲讽,内心敏感压抑,在种姓制度最森严的印度,他们阶级出生也许属于最低等,之所以有学生分成A班到F班,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成绩,更因为F班的学生,无一例外来自贫民窟。
正像80年代香港拍过的电影《忌廉勾鲜奶》,对白也是一样的“没有问题儿童,只有问题父母”;如果电影教会我们什么,我想,电影呼吁和传达的,是破除迷信----没有天生的好父母,没有天生的好孩子,没有人可以天生对许多的不幸免疫,我们不要控诉自己的悲情人生,而是要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患病的奈娜老师,她一直不放弃努力,包括在她小时候藏在洗手间里,为了不让自己发出打嗝声把卫生纸拼命塞进嘴里,直到她成人当了别人老师,在遭受各样考验和打击时,她只能自己搧自己,在孤独的一个角落里,自己生自己的气。当承受压力,紧张,情绪激动时,都会加重不自主的症状,竭力控制不可控制的行为;咬手、哭泣、抓头发,绝望、通过动作,通过声音传达情绪。这一幕,让人看了泪流不止,对她,却肃然起敬。
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出生,不能改变自己的长相,我们不能改变的事,太多了;我们唯一可改变的是态度,学习去接纳那些看起来让人烦恼厌恶的,最终让我们走向自己和自己和解。正面地想,不正是当下的艰难铸造另一个不可能的自己吗?
在许多年以前,如果奈娜老师没有上台被校长表扬和肯定的这一幕,恐怕不会铸就多年后她成为该校校长的传奇。
他们的对话,出奇的平淡,然而,也出奇的有力:
“刚才大家有没有听到台下有个奇怪的声音?”
“有。”所有的眼光直射奈娜小朋友,每一个人以为厄运降临。
“请发出这个声音的人走出来。”奈娜缓缓地上台。
“你为什么会发出这种声音?你能控制它不发出来吗? ”
“不能,这是一种病。”
“你希望我们怎么做 ?”
“请大家像对待正常学生一样对待我。”
“好,你回去吧!我们会像对待其他的学生那样对待你。”台上的校长向台下的奈娜竖起了大拇指,以示鼓励。
那一瞬间,妈妈在流泪,众人在鼓掌。有人说:印度电影的精华就在于,故事简单到你闭着眼都可以想到会有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但始料未及的是,看过之后你会发现,没想到自己的泪点会这么低。
我非常认同,印度电影近年来太刺痛我们的神经了。简简单单的爱,别人可以拍的这么好,而我们非得把它搞得面目全非,我说的是滥情如煽动,嘶喊,鼓噪,那些让人鸡皮疙瘩的虚情和假意。我用手指头算一算,能让我产生共鸣的几乎没有,不要说我贬低自己,类似于这样的好片,你一定记得《摔跤吧,爸爸》(印度)、《放牛班的春天》(法国)、《起跑线》(印度)、《熔炉》(韩国)、《萝莉的猴神大叔》(印度)、《奇迹男孩》(美国)、《请叫我第一名》(美国,《嗝嗝老师》是根据这个版本复拍)、早年的《平民窟的百万富翁》(印度)等等,不胜枚举,不一而足。
镜头下,家长会的那一天,老师和家长共处在一个教室里静静地讨论或提供建议给每一个个体的小孩,不免又让我想到了我们的家长会,十足的较劲会,一堆堆的人,一堆堆的事,充满了喧哗和吵闹,其实背后都是无限放大的焦虑,还不如说是对孩子们的批判大会呢。我只记得,当年的小学中学,乃至大学,从来就是考不完的试和各种排名,以至于到如今都常常梦魇,半夜惊魂,梦中场景永远是小学数学老师美丽却冰冷的脸,地点有时在中学教室,有时在大学教室,慌张的我打开试卷发现怎么我都没学过这些?呜呜呜呜呜……。
影片中有一个场景是学生们打出手势把老师比喻成自己生命中的北极星,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有幸在这一生,这一辈子遇上一位电影中的奈娜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