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了解一下西夏王朝的大概情况。
基本情况:西夏,本名是大夏,简称夏,又自称邦泥定国或白高大夏国、西朝,同时亦有河西之称,因位于中国西北部,史称西夏。西夏政权建立和持续的时间大约是从北宋到元朝这段时间,区域大概包括现在宁夏北部、甘肃小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西夏自李元昊1038年称帝到1227灭亡,共历经十帝,享国189年,约190年。
西夏由来:党项是羌族的一支,隋书上载"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唐朝时,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天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唐开元年间,被迁至庆州。安史之乱起后,唐代宗将拓跋朝光部迁至银州以北和夏州以东地区, 这一地区即是南北朝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旧地,当时称为平夏,所以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即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唐僖宗时,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后中原王朝历经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西夏均采取谁强向谁臣服的策略,及时向中原王朝表示效忠。这一政策,也一直持续了整个西夏存在的时期,先后臣服于宋、辽、金,最后被蒙古所灭。这也是西夏得以凭借荒凉狭小的疆域存续约190年的重要原因。
西夏建立:从唐到宋。李氏不管中原大地谁主政,他都采取“俯首称臣”,以此换取和平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大量的财物赏赐。经过200多年建设,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势力逐步强大起来。不过一直以来李氏一族野心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诸侯。宋太祖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直到982,当时夏州节度使是李继捧。宋太宗赵光义削夺藩镇兵权,将李氏亲族一锅端到了京城。但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见识不凡、颇具政治头脑,借故逃离, 然后联合地方势力,逐步吞食土地,占据州县。985年,李继迁会同族弟李继冲诱杀宋将曹光实,占据银州,攻破会州(甘肃靖远),同时向辽国"请降",被契丹人封为夏国王。996年,宋太宗派五路军击夏,皆败北。宋真宗即位后,割让夏、绥、银、宥(陕西靖边)、静(陕西米脂)给李继迁,事实上承认了西夏的独立地位。
1002年,李继迁攻陷宋朝重镇灵州,改名西平府,后又攻取西北重镇凉州。但在与吐蕃会盟时,李继迁遭吐蕃人暗算,被劲弩射伤,后伤重而死,时年42岁。
李德明即位后,南击吐蕃,西攻回鹘,于1019年选定怀远镇为都城,改名兴州。但他对外仍向宋、辽称臣,虽然对内完全是帝王气派。
1038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弃李姓,自称嵬名氏,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西夏文,颁布秃发令,攻取瓜州、沙州 、肃州。同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此后数年,李元昊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宋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1044年,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10万精锐御驾亲征的辽兴宗。
西夏灭亡: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即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为了要攻灭敌国金朝,势必要切断金夏联盟,所以西夏成为他的目标之一。隔年,成吉思汗率大军攻破西夏要塞斡罗孩城(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境),因各路夏军奋力抵抗而击退之。1209年,蒙古第三次征夏即自河西入侵,夏襄宗纳女请和,贡献大量物资,并且附蒙伐金。1217年,成吉思汗率军第四次进攻西夏。夏神宗以太子李德旺守中兴府,自己逃至西京灵州。最后李德旺派使向蒙古和谈才终战。1224年,蒙将孛鲁(木华黎之子)率军从东面攻入西夏,攻陷银州。隔年成吉思汗得胜返国,同时率军攻打沙洲。最后夏献宗同意蒙军条件投降,蒙古撤军。
1227年,西夏末帝李睍投降蒙古,西夏全部沦陷,蒙古兵还在西夏王陵附近挖地三尺,尽皆破坏。李睍投降后按照成吉思汗遗嘱被杀,蒙古军将领察罕努力使银川避免了屠城的命运,并入城安抚城内军民,城内的军民得以保全, 西夏灭亡。
我认为西夏以狭小、贫瘠的河西走廊四战之地,而得以存续近190年,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地理位置特殊,是西夏得以存活的基础。
西夏,虽然地理狭小,且处于四战之地,国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沙漠地形。但在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地区、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和额济纳草原及河西走廊草原,都是分布着大量优质的牧区,使得西夏畜牧业十分发达,除了提供食物和促进经济以外,还提供了大量优质战马,如最为有名的"党项马"。并且,首都兴庆府所在的银川平原,西有贺兰山、东有黄河作屏障,无论是以骑兵对宋朝步兵,还是凭借地理优势抵抗其他游牧民族骑兵,辅以灵活战术,都具有一定优势。
二、外交策略灵活,是西夏在列强环视中的生存之道。
西夏地理处于四战之地,断断续续要应付后唐、回鹘、吐蕃、宋朝、辽朝、金朝与大蒙古国的威胁,所以西夏外交策略主要是联合或依附强者,并且攻击弱者、以战求和。西夏早在夏州政权时期就奉唐朝、五代诸国与北宋为宗主国,以维持自身势力。后李继迁举兵反宋,采取事奉辽朝、连辽抗宋的策略,多次击退宋军,并且扩张势力。到李德明时,为了巩固新领地,对北宋和谈,于公元1006年签署景德和议。除了应付辽、宋的战事外,为了称霸河西、先后攻灭甘州回鹘、沙洲归义军,对抗吐蕃六谷部、唃厮啰国等,与西州回鹘为邻。
夏景宗在三大战役战胜宋朝后,双方于1044年签订庆历和约。西夏皇帝对宋朝称臣,但实际上西夏皇帝在国内仍以君王自称。宋朝给与金钱、茶叶等大量物资。西夏虽然击败北宋,但惹来辽朝不满,双方发生三次战争(贺兰山之战),最后以西夏称臣作收。金朝崛起后灭辽朝与北宋,西夏为了自保,放弃辽夏同盟,臣服于金朝。蒙古崛起后,多次入侵西夏,破坏金夏同盟。夏襄宗与夏神宗改采取联蒙攻金的策略,多次与金朝发生战争,然而此为错误的方针。到夏献宗时才改连金抗蒙,但不久就在蒙夏战争中于公元1227年亡国。金史称西夏"立国二百余年,抗衡辽、金、宋三国,偭乡无常,视三国之势强弱以为异同焉。
而西夏对于回鹘、吐蕃等少数民族采取怀柔与招抚的方式。例如西使城(今甘肃定西西南)吐蕃首领禹藏花麻不愿降宋朝,又受到宋军王韶的攻掠。夏毅宗立即派兵支援,将宗女嫁给他。禹藏花麻遂把西使城及兰州献给西夏。
三、军事全民皆兵,是西夏生存的根本。
西夏对外采取依附强者,攻击弱者、以战求和的外交策略。在军事上,西夏的军事制度是在党项的部落兵制的基础上吸取宋制而发展起来的。军队由中央侍卫军、擒生军和地方军三部分组成。西夏的兵力重点,设置在以兴庆府为中心的一个三角线上,以七万人护卫兴庆,五万人镇守东南的西平府,五万人驻守西北的贺兰山。左右两厢和河南北四条线上也配备了军队。兵役制度是全民皆兵制,平时不脱离生产,战时参加战斗。
西夏武器制作十分精实,其中以夏国剑最有名,在宋朝被誉为"天下第一"。西夏铠甲被誉称为坚滑光莹,非劲弩可入,专给铁鹞子使用。其他有名的攻城武器有名叫"对垒"的战车、可以越壕沟而进;装在骆驼鞍上的"旋风炮",可以发射大石弹;以及最厉害的"神臂弓",可以射240步至300步,"能洞重扎"。
军事手段十分灵活,配合沙漠地形,采取有利则进,不利则退,诱敌设伏、断敌粮道的战术。
西夏凭借其兵役制度,保持了足够的优质兵源,并充分发挥武器装备优势和地理优势,采取灵活的战术,并辅助以精锐的铁鹞子、步跋子与泼喜等特殊兵种,使得其军事实力较为强大,虽然列强环视,但却是一只不容小觑,不能轻易击败的力量,使得周边各强国都不能轻易战胜而采取结盟于他。这是其存续近190年的根本所在。
四、劣势即是优势,历史环境使其得以存续。
虽然西夏周边都是强国,但是北宋、辽国等都是强国,由此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反而使其能够左右逢源,夹缝中获得发展的机会。然宋辽对峙之后是宋金相抗,蒙金对战等,周边虽然险象环生,但只要外交适当,选择合适的时机和策略,反而能不断壮大。
五、政治上中西结合,使其内部既保持稳定又力量不削弱。
西夏在政治体制、科教文卫、军事制度等方面都积极吸取大宋优势,不断完善其官僚体制,推崇儒家伦理文化,使得其统治不断得到巩固,国内能保持基本稳定。但又不完全汉化,依然保持其游牧民族在军事等方面的风俗,使军队保持了战斗力,民风依然强悍。当然,政治上的不断反复也造成了不小的动荡,耗损了不少的精力。
总之,西夏得以存续近200年,是其地理、政治、军事、外交和历史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也要看到一些经验教训,弱国在天下逐渐一统,依附者过于强大时,也难免灭亡的命运。所以,要想获得长治久安,只有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