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模式
今日想要讨论的是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另外一种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001
固定型思维——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会一遍又一遍的去证明自己的能力,比如智力水平和品德等,不让自己在这些基本方面看上去给人感觉不足。
每一个时刻,他们都在接受评估,我会成功还是失败?我是会被拒绝还是会被接受?我看上去是聪明还是愚蠢?我看上去像个成功者还是失败者?
但是好像似乎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不就是对人的智力,个性及品德特征进行评估吗?希望拥有这些品质难道不是正常的嘛?是这样的。
但是,还存在另外一种思维模式。
002
成长型思维——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那是不是说,具有这种思维的人想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的积极性并通过接受适当的教育就能成为爱因斯坦?
并不是这样的,但是他们相信,人类真正的潜能是不可知的;人类在经过多年的热情、辛苦奋斗以及训练后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是无法预知的。
简单来说呢,就是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一个人。不能因为一件事情而去评判一个人的未来如何如何?谁又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他又还有什么潜能没被激发呢
每个人都会开花,只是花期不同。
003
不同思维模式下的不同生活
请想象一下,尽可能生动的去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年轻人,你经历了非常糟糕的一天
你去参加一堂对你很重要,而且你非常感兴趣的课程,你的老师此时公布了期末的考试成绩,结果你得了F,你非常失望。
等到晚上准备回家的时候,发现车又坏了,此时又下起了倾盆大雨,而你又正好没打伞。你就淋着雨回了家。到了家想要找好朋友倾诉一下,结果被好朋友拒绝了。
你会怎么想?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又会怎么做呢?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我这一天真的是太糟糕了。考试考砸了,得了个F。“我真是个失败者啊!” “我真愚蠢呀。” “我觉得自己真没用。” 其他人都比我优秀。
换句话来说,他们会把发生的事情当成是衡量自己的
能力和价值的标尺。会因为一些发生的事情给自己下定义,贴上标签。
成长型思维者:我会更努力学习的!下次我要提前学一点修车的知识,定期保养我的车。不知道我的朋友今天是不是过得不开心。
换句话来说,即使他们感到沮丧,但是他们也准备好了去承担这些风险,直面挑战并且为之继续奋斗。
总而言之,固定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别人如何看待你;而成长型思维模式让你更关心你能否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