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听说过一种说法,当一件事,连续坚持21天,它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改变你的生活,进而影响你的人生。
面对工作生活上的内卷,于是我开始想通过“21天习惯养成法”,让自己习惯看书,阅读学习。然后每当打开书,看上一两页、坚持上几天,总会因为各种原因,放弃,停下脚步。
于是在看到《65种微习惯》时,就毫不犹豫的开卷,找找看,如何养成我这学习的习惯。希望自己能如书所说
微习惯
平凡你我
破茧成蝶的惊艳
看到,作者的举例中说
有人每天都想早睡早起
有人每天都想提高英语成绩,实现在外企工作的梦想
有人每天都想摆脱焦虑和不安
各种各样的烦恼层出不穷,我想到的是他们都没有付诸行动,一切都还停留在“想”的阶段,所以无法让习惯成自然,更别提希望有多渺茫了。
而作者看到的却是表象下的内涵。
看到这张图,我想到了曾有的一个关于男女思维差异的图,我想到的是搞笑,是男女之间的不同。
但在作者眼里,这个思维的不同,亦是一种习惯的不同。
他将习惯分作行为、思维、情绪、环境四个方面的。面对不同习惯分类,书将他们分为了26种行为习惯、18种思维习惯、15种情绪习惯、6种环境习惯。
每一种习惯都有不同的影响,它影响的也许是习惯,思维,也可能是情绪,环境……但从目的来说,都来源于九种欲求,
追求完美。
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
达成目标。
发挥独创性。
深思熟虑,做好充分准备。
有安全感。
有愉悦感、感觉到自己的强大。
按照自己的节奏行动。
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找找自己的缺失点,找到适合自己的习惯养成方式。
作者说,希望我们读这本书,就像吃自助餐一样,你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份“菜”即可。
就像一本字典,分析下自己纠结想养成怎样的习惯,然后按图索骥,找找解决方法。
在简单的“查找了一些字”后发现,发现一些与实际的结合点。
向大家宣布,断绝自己的后路。
这是一种广而告之的行为习惯改变方式。自己曾经准备考试的时候,都自敢在家偷偷的学习,偷偷的看,美其名曰“我要偷偷拔尖,惊艳所有人”。然而在越临近考试,就越静不下心去学习。新出的电视、新布置的工作、小孩需要陪,各种的理由让自己放弃,直到最后都没有去参加考试。
而在次年,痛下决心之后,发现在家中看书,有了太多的干扰,最后将书带到公司,在闲暇之余翻看,也大大方方的和同事说了自己报名考试的事,这样的情况下,同事会有意识的不影响自己,而自己也为了不丢脸,坚持努力,为了不被同事笑话,坚持到考试结束。结果当然也是美好的,通过了考试,拿到了证书。
和自己的榜样成为朋友。
正因为接触了日常生活中无法遇到的优秀的人,我才有了提升自己的想法和突破自我的勇气。
在刚参加工作的几年,欣喜终于可以不用每天读书考试学习,每天在公司忙碌工作,摸鱼闲聊。一直停留在刚步入社会的阶段,不社交、不学习,于是在遇到工作上的突变,我应接不暇。只能默默接受社会的鞭策,疲惫的将自己当作廉价劳动力贩卖,还要发愁是否买的出去。
在来到新公司后,每天被现实生活碾压,机缘巧合的在网络上碰到了一群读书人。每天都在笔耕不辍,看书阅读,写笔记……曾经看到网上的读书笔记在想,究竟是多有情趣的人,才有时间留下这些文字。
而现在看到这群人,原来时间真的是挤出来的。甚至一个在考研阶段的人,也在每周至少一篇的读书比较上传,还是通过手机打字上传。
想想自己,笔记本就在身边,书就在书柜,甚至还有语音录入笔记的功能,却始终不肯动手或者动嘴写写画画。
或许正是遇到了这么一群人,自己才开始向上的道路。
虽然,现在的那群人,有增有减,换了一群,但我始终都要记得,每个人都在你不知道的角落努力着。
或许习惯不是简单的养成,而是改变,改变自己的行为、思维、控制自己的情绪,寻找适合自己的环境。
逐渐的,会发现
你真正需要的不是意志力和自控力,而是不用思考就直接去做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