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创造性极强的艺术,同时也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一)
多年前的一个作业评价竟然鼓励了一个学生几十年,即便她学了艺术,师从了伦敦某d大校的大师,回过头来,还是做起英语教育来了。
那个时候,刚大学毕业,分配到一所初中任教。由于自己一直喜欢英语,并且当时那所学校缺少英语老师,所以,我顺利地成为了一名初中英语老师。
从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回忆起自己读初中的一些事情。我们那时候,也就是在公社所在地的初中就读。老师对于成绩考前的学生有种说不出的喜爱:会经常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以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课堂之外和这些学生会和颜悦色;座位不会到最后面去,周围不会有特别吵闹的同学;至于有上级要竞赛的学科,这些同学无疑是老师的首先对象;就连上课,这些同学偶尔有违规,诸如打瞌睡啦、讲笑话啦,也不会遭到老师的严苛批评,或者视若如无,或者严苛以待,而是别致的提醒——老师会丢一只粉笔,正好打到你的课桌上,正好让你惊醒,正好大家都停下来了,等你醒来;老师会以一种幽默的口吻说“同学们,你们看到窗户外边有什么在?——明明一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着呢。——为什么这只小鸟这个时候在窗户外面呀?——是因为看到我们的某位同学正在打瞌睡,所以它是来叫醒我们的同学的。” 而学习成绩不那么好的同学,老师会让他们做到教师靠后面的位置,尤其是特别活跃的同学,不会让他们做到成绩好的同学中间的,以免影响成绩好的同学的学习。
在这里回忆这些,是因为还是在我自己读初中的时候,我就有过一些想法——如果我是老师,我要对所有同学一视同仁,我不轻视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我会把把所有的同学当成宝贝,发挥他们的长处,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不是与众不同;我会鼓励他们扬长避短,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所以,在我初为人师的时候,我依稀记得曾经在心中默默许下的诺言,我要成为这样一个老师——教学经验要考积累,但是爱每一个学生是发自内心的。我记得,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一个男生,英语就是跟不上,其他课程也跟不上,还爱吵闹。几乎所有老师都认定这名学生是双差生,只要一提到他,就会有一种不屑一顾的语气,似乎谈论他都浪费时间了,更不用说上课关注或提问或检查作业会有他的份了。我的想法不同 ,我觉得所有同学教授教育的机会是平等的,所以如果有某些开放性的题目需要大家一起来Brainstorming时,我会把机会同样地给到他,并且鼓励他回答。我想这个学生是能感觉到的。 后来,有一次在周末放假回校的路上,我骑个单车上坡,碰到这个同学,他开始有点羞涩,不太敢直面我,有点躲闪;但是也就是在那一瞬间,他抬起头来,看着我,跟我问好,嘱咐我注意安全。我至今想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都还是感动。以至于后来在班上如果有什么事情需要同学配合的话,他会顶着压力来主动承担。我觉得和学生这样的一种连接,在我身上是很自然也是必然的。
另一届了,有个叫朱某萍的学生在前几年发给我一图片,是当年我在他练习本上的批阅语"Work harder, and you'll be better and better." 他然后告诉我,当年就是因为我在他们的本子上认认真真留下的只言片语,极大地鼓励了他们,让他们在英语学习上很自信,他们会克服没有条件练听力练口语的困难,和同学们私下里说英语,相互校对,相互提醒,相互鼓励。就这样,孩子们的英语在同年级总是第一。到后来,这个学生读的设计专业,就读于伦敦某院,师从于国内大师。但是在她生下孩子之后,她居然毫不畏惧地选择了英语教育。她说,她一直记得当年我对他们的鼓励——只管去做,就好了。所以,她带着一腔热血,带着一份热爱,带着一股热情,在英语教育这个领域里已经闯荡了三四年了,越做越好。
是的,我就是这样认为的,不管你现在怎么样,你只要去做,你一定会比现在要好。我绝对相信。
也许这给了我的孩子们一种心理上的强大支撑,孩子们需要,每一个孩子都需要。
现在我仍然要告诉我的学生:不管你以前怎么样,从现在起,只管去做,你一定会越来越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