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间,有人钟情于月亮,对名字中带有“月”字的人,也会莫名生出喜爱之情。这似乎难以用“爱屋及乌”来简单解释,更多的,是一种源于心灵深处对“月”的独特眷恋。
与何丹萌老师相聚时,他不经意间提起,自己对月亮心怀喜爱。出于内心的好奇,我鼓起勇气问他:“老师,我名字里也有个‘月’字,您是否也喜欢我呢?”彼时,经过几日的相处,我与何老师已经颇为熟络,这份熟悉让我有了大胆开口的勇气。
何老师微笑着点头,说道他曾经编改小说《天狗》为山歌剧,其中女主人公的名字叫月娥。紧接着,他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解起关于月娥的故事,尤其是剧中月娥复杂而细腻的心理世界。在讲述过程中,何老师声情并茂,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爱恨情仇的戏剧世界。他用情至深之处,情不自禁地唱出月娥的台词。那真挚的情感、动人的嗓音,如同一股暖流,深深触动了在场众人的心弦。双云更是被感动得双肩颤抖,用纸巾轻轻拭去眼角那如断了线的珠子般的泪水。
在溪山盛景景区游玩时,何老师竟一时口误,唤我“月娥”。这突如其来的称呼,让我既兴奋又茫然。兴奋于这奇妙的巧合,茫然于这背后的深意。片刻之后,我心头便总萦绕着一个念头:没有多少文化的父母亲,当初究竟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给我起了这么一个有意思的名字呢?
在我父母心里,名字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叫起来顺口、方便即可。在朋友眼中,名字也仅仅是个能够唤起回应的符号。然而,在文人圈子里,“月”却充满了无尽的浪漫。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差别,是情怀的分野,亦或是想象力的展现。但不论如何,从何老师口中说出对我的这份喜爱,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名字所承载的别样意义。
以前,月亮于我而言,只是夜空中一个遥远的、被动的存在。我从未认真思考过它,也未曾发挥过想象力去赋予它什么特别的意义。但今天,经过与何老师的这番交流,“月”在我心中的形象彻底改变了。我开始认真地思索,月亮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能让人们如此着迷;而“月”这个字,又为何能在不同人的心中激起不一样的情感涟漪。或许,在探寻的过程中,我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关于“月”的世界,而这个名字所带给我的独特体验,也将成为我生命中一段温暖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