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机械摆钟》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计量时间的第四课,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天体规律“一炷香”“日晷”“水钟”等计量时间的工具,为了更准确的进行时间计量,人类就发明了机械摆钟,这节课就要让学生用铁架台、棉绳、小球、秒表等实验器材模拟摆钟的摆是怎样进行摆动的!

在聚焦部分就会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摆钟能更精确的计时呢?从天体运动计时到摆钟的出现,再到石英手表,人类的计时工具一直都在不停的发展,为什么呢?人类在追求更精确的计量时间的工具,说明社会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学生仔了解到这点以后,接下来就是用小球进行实验探究了!

在实验探索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进行调整的,探索一里面需要找一段视频让学生观察摆的运动特点,并且在观察的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摆的运动特点。

实验探索二里面,老师演示实验结束后,可以多给学生留一点时间,让他们进行自制摆,并且观察自制摆的运动特点,这个地方,大多数学生会让摆进行大幅度的摆动,想让摆在1分钟时间内能够多摆些次数,最后通过实验他们会发现,不同小组之间摆的摆动次数是不一样的,但是跟摆的摆动幅度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为下节课摆的快慢做了铺垫。

小结:通过活动1里面观察摆的运动特点,学生会发现,摆是有规律的进行左右摆动的。

活动2自制摆得出的结论是,一定时间内,摆的摆动次数基本相同,摆是具有等时性的。

等时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词语,所以在这个地方讲解的时候要具体在跟学生举例子讲一讲什么是摆的等时性。

不论摆动幅度(摆角小于5°时)大还是小,摆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一课的引入我依然是用复习导入的方法,从上一节课的水钟入手,先带孩子们回顾了水钟的运行原理,然后提问“水钟在相较于...
    709c2ca79234阅读 1,755评论 2 0
  •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
    柒柒_40c8阅读 1,880评论 2 0
  • 本课选自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课。学生在认识了日晷、水钟等计时工具后,将在本课继续认识一种更加精确的计时工具...
    弯弯月芽儿阅读 2,877评论 1 0
  • 首先,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观察并制作过类似水钟这样的简易计时装置。《机械摆钟》由两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从...
    最好的小杨阅读 2,462评论 2 0
  • 时间单元的课程相对其他单元而言实验和概念较多,需要学生课前提前进行相应的知识了解。 本课初看很简单,分为两...
    科学小王阅读 5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