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在朋友圈读到一篇《乖孩子是父母的耻辱》(下称《乖文》),不知出自何方圣手,真有“题不惊人死不休”的气势。
从前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间”,如今文章却成了某些人利用大众心理肆意道德绑架的工具,在乎的是“得失流量间”。
比如写《乖文》的人知道,“耻辱”二字最能挑动中国人的神经,那就大胆地用吧。虽然“耻感文化”这个词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给日本文化类型下的定义,但源头总归在中国。
孟子说:“人不可以无耻”。管子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都是在用“耻感”约束道德。
所以“耻感”就是特别在乎周围的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被以诸多的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
这就非常奇怪了,因为在今天的语境下,按《乖文》的标准,在乎周围人看法的父母其实都是现实意义上的”乖“成人,越”乖“的人越容易受”耻感文化”影响,而乖孩子又是此文抨击的对象,难道是要以道德绑架”乖“成人违逆本心养出”不乖“的孩子?
这是唯恐做父母的不精神分裂吗?
02
乖,这个词其实很有意思。它最早的意义其实相当于今天的”不乖“。小篆象羊角形,会意”相分背“的意思,本义是背离,违背,不和谐。所以《贾子道术》说:刚柔得适谓之和,反和为乖。
所以一开始,”乖“是贬义词。
随着词义发展,”乖“的贬义程度越来越深。从分离、离别,如:昔我同袍,今永乖别。——魏· 曹植《朔风》到 反常、怪异:如衣服滓弊,行止乖角。——唐·《仙传拾遗》;再到邪恶、奸滑: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 乖龙左耳来。—— 唐· 韩愈《答张道士寄树鸡》。
到明清时,物极必反,乖,扔出了硬币的另一面,开始有了褒义,变得聪明伶俐灵巧起来,如:行者的眼乖。——《西游记》十五回;他生的也还干净,嘴儿也倒乖觉。——《红楼梦》
而一般聪明伶俐的孩子多懂得以”顺应“的方式取得长辈帮助,也就是有一定的情商。聪明地顺应从外在表现看就是”听从大人的话“,于是”乖“就有了懂事、听话之意。
03
所以,今天我们说乖孩子,其实有两种,一种是主动听话,看重血亲关系,亲子关系融洽,内在自足,愿以不冲突的方式解决问题。这种孩子情商一般都很高,不会内耗掉精力与父母争斗,他们的发展一般会比较顺利,格局也比较大。
而且往往因为他们主动选择在大部份事情上”乖“,所以他们的想法更容易获得父母的尊重,即使父母有时自己不理解,也会力排众议支持他。
《乖文》说电影《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不乖”,家人让他回家种地,他偏高考了三次,所以最后成功了。且不说此逻辑的荒谬,它故意或无意忽略的事实是:成东青原型俞敏洪的母亲是非常支持他高考想法的,借钱都要让他考,因为一个一向懂事的乖孩子提出来的意见,尽管周围人不解,但母亲知道是孩子是认真的。
《乖文》中还说一位作者妈妈的孩子因为”乖“而有尿不敢和老师说,真是欲加”乖“罪何患无辞了。难道老师和家长不曾和孩子交待”想尿尿要和老师说吗?“如果没有是大人的失误,如果有在这件事上孩子不是就”不乖“了吗?
其它所谓的“不乖”而成大事者例子也都令人匪夷所思,明明宋耀如、毛泽东做出重要选择时都是成年人了,而且只是做了有人反对的选择就是“不乖”吗?(听妈妈的不听爸爸的算乖还是不乖?耐心说服原本意见不一致的父母支持自己算乖还是不乖?)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人做孩子时都是“不乖”的吗?
就燕妈所了解,无论是宋耀如还是毛泽东,他们都是受中国千年的家训文化、孝道精神所熏陶的第一种乖孩子。
正是因为懂事乖巧,耀如这个原本没落韩家的孩子,认真跟着母亲习得书法诗词,又因为乖巧懂事,得以被舅舅赏识,不仅倾已所得相教,还改其姓为宋。
毛泽东的父亲从小对子女要求严格,在家里容不得他们闲着,稍有不从即斥其“懒惰”。所以乖孩子毛泽东从小就做事勤快、有善始善终的习惯。他曾在笔记本上写下:“人情多耽安逸而惮劳苦,懒惰为万恶之渊薮。“
至于说到这两位乖孩子长大成人后,如何在时代洪流中有了自己的主张,找到了自己位置,打破了父辈的局限,恰恰说明小时候的乖并没有“摧残”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没有因此而成为父母的耻辱。
04
第二种乖孩子,是被动选择的,或许是因为有控制欲极强的父母,或许是因为对自己完全不自信,或者是其它不可知的原因,导致不得不一切听父母的,这种乖孩子没有发展出完善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事实上《乖文》中所举例讨伐的皆是这第二种乖孩子。
但是这已是人格缺陷的范畴了,而不是乖不乖的问题,毕竟乖只是其中一个表象,连”乖“的面具都没有,堂而皇之啃老、明目张胆剥削父母的也并不少见。
相较而言,愿意以乖的方式来逃避责任的人多少还是要面子的,一旦有合适的机会和命运的锤炼,还是可能痊愈的。而在没有痊愈之前,他们最不堪也就是显得不那么有出息罢了。
这和耻辱有毛线关系?
05
《说文解字》说: 耻。辱也。本义指因声誉受损害而至的内心羞愧。所以《论语•学而》中有: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前面说过,”耻感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重要地位。在很长一段历史长河中,”耻感“只与教养和道德有关,古人言耻,着眼于善恶,即以恶为耻,以善为荣。
所以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同,丘亦耻之。“‘
而”有人坐縻廪粟而不知耻。“(明刘基《卖柑者言》)。
事实上在2006年发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就是在提醒国人要树立正确荣辱观。因为在已有太多人把”以恶为耻“偷换成了"以输为耻"。在某些人的心中,“以输为耻”甚至成了理所当然的默认概念。
在中国文化的道口上,那块“以恶为耻”的路牌就这样渐渐转向成了“以输为耻”。
善恶关乎良心,而输赢只关乎名利,如此转向,恐已成为一次集体的心理迷失。因为善恶道德是植于内心相对稳定的品质,输赢成败却有太多不可控因素,以输为耻实际上是在有“耻感”的人头顶上悬一把利剑,让其不得安宁,以致于越“无耻”的人反而显得越不怕输赢。
显而易见,《乖文》宣扬的就是以输为耻。它所谓乖孩子的最大恶行也不过是没什么出息而已。如果没出息就要被钉上“耻辱架”,世上得有多少人羞愧地活不下去?因为不管怎样,总有80%的人会沦为没什么出息的人。
更为诡异地是被钉上“耻辱架”的还是父母,这似乎是在宣称:一旦做了父母,就要为孩子这辈子是否有出息负全权责任。
如果养育孩子的前提是要负责到老而不是只到成年,孩子不成为第二种乖孩子也难呀。
燕妈实难明白写《乖文》的作者居心何在。但似乎有点明白为什么某些人只想丁克了。毕竟在一个既容不下熊孩子也容不下乖孩子,既容不下全职太太也容不下事业型妈妈,一不小心就要被口诛笔伐的环境中,想做好父母,太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