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见之明的前提

1. 话说巴黎和会开到最后,在对合约做表决的那一天,法国的福煦元帅突然临时要求发言。

说啥呢?他还是老调重弹,要求德国和法国之间的国界应该是在莱茵河,以免德国将来绕道北部进攻法国。

2. 你想,谈判半年,好不容易定下来合约,你老头子临场又来这一出,连法国总理克列孟梭都嫌他瞎捣乱。福煦说:“这是为了让我的良心好过一点。”

事后看,福煦其实说得很对。20年后,希特勒进攻法国,就是按照福煦说的这条路干的。

3. 但是,如果回到历史现场,福煦是有名的固执己见,只会猛打猛冲的一个军人。这是他给同时代人留下的印象,所以他这段发言当然就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4. 你看,每个人都可能有先见之明,但是如果你给同时代人的印象配不上这份重视,那你再正确的意见,也只能是让自己的良心好过一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