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喜欢的三国人物

     只就《三国演义》里塑造的人物形象而言,鲁肃,于我印象甚为深刻鲜明。他可算是三国里最慈悲可爱的大夫了,有情有义讲信用,可与强于己者为友而无妒嫉之心,可与对手为友而相惜同情,还不妨害自己忠心耿耿效力主公,并老实巴交地指望对手方也像自己般仁义。

        从他作保借荆州于刘备一事最可见一斑。这可吃不消啊,但自家和对手都了解体恤他的品质性情,没有故意要伤他的。但也因此事成了冤大头,每每被吴侯撒气相逼,他总是以戴罪之心赶紧想方设法挺身而出,绝不含糊和放弃。待孔明来哭周瑜时,他也陪着伤心落泪,还窃以为孔明较之周郎量宽。等刘皇叔怜惜自己无处安身而痛哭时,他听了也觉着伤感,进而同意作保相借荆州。

        他眼光远大,看得清形势,知道当前什么最重要,如何才能聚焦集力于终极目标。他能力排众议,抓住核心人物内心弱点,极力撮合劝说,进言献策,坚决主张联刘备战曹操。当周瑜发觉孔明之才华远在自己之上时,马上嫉恨得受不了,动了杀念,又是他每每规劝周郎要忍,用人之时不可误了大事,对孔明则予以有意保护。这些充分表明他非贪生怕死之辈,实乃智勇双全之豪杰。只是在豪杰里头,他的儒家思想太深入骨髓,使得仁慈道义常常占了上风。

        另外,有一类群像图,越往后读越清晰。这是关乎足智多谋、忠义节气和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群像。以诸葛丞相为代表的一批可敬可爱的英雄人物:献貂婵的汉朝忠臣王允、曹芳时期的"智囊"桓范……有的所着笔墨并不是很多,但其鲜明的个性,为了大义甘愿牺牲自我的作为,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们的生命短促,壮志未酬,乃至悲壮结局,很大部分在于其主公的无能。愚忠乎?封建社会里,讲究的正是:愚忠,忠实于正统。但同时更让人读出了他们的大仁大义大爱,他们辅佐的王侯主公,虽则无能但还算仁爱,能敬仁者,愿施仁政,这是愚忠虽恨其不争却终不悔的根本基础吧。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
    JACKNPC阅读 39,126评论 2 12
  • 刘备 【仁德】:出牌阶段,可以将任意数量的手牌以任意分配方式交给其他角色,若给出的牌张数不少于两张时,回复1点体力...
    薛小蛙阅读 9,456评论 1 0
  • 今天是郁闷的一天。 我是凉忆,是一名初中生。 今天,在学生会官群发了一句话。要是知道那句话会让我郁闷一整天,我是打...
    千江月凉忆阅读 1,48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