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完《拖延心理学》的第一部分拖延VS行为后,让我对拖延的情绪根源有了一定的了解。拖延者通过拖延来逃避不舒服的感觉,也使得他们不能识别表象之下的情绪,而不能认清这些情绪就无法知道自己对什么存在恐惧,也就无从进行改变,只能一次又一次陷入到拖延的怪圈,每次都是:在任务开始的时候发誓“这次我要早点开始”,失去先机后想着“我得马上开始”,中间还会想着“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快到deadline之前还想着“还有时间”,同时开始觉得“我这个人有毛病”,在最后时刻挣扎着做出“最后的抉择:做还是不做”,当任务结束后发誓“我永远不会再拖延!”。这个誓言就像flag一样,注定会再次倒下。拖延是拖延者的一种自我保护,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不能被接受,通过拖延来躲开这个世界,甚至躲开真实的自己。相比于看清自我所带来的脆弱和无地自容,忍受自轻、自责和对自己的反感的痛苦要小的多。
同样的拖延行为背后隐藏的截然相反心理:一种是恐惧失败,另一种是恐惧成功。恐惧失败这种心理比较容易理解,例如害怕做不好而迟迟不愿意开工;觉得自己无法完成而推脱任务等等。作者分析恐惧失败的人在心里把自我价值感等同于自己的能力,而能力直接等同于自己完成一件事的表现,这样一来自己完成一件事的表现就成了衡量自己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如果自己做出全部努力还是无法获得好的结果,就表示自己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了,我想没有人愿意接受这样的结论。拖延打断了能力和表现之间的直接等同,给了拖延者一个绝佳的借口,不管表现的好与坏,他都可以想“如果我全力以赴的话,我会做的更好”,这个时候失败不再那么让自己难堪,而成功可以让自己更欣喜。恐惧失败的人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表现出一种固定心态:认为能力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成功是为了证明你的能力,任何错误都是失败的证据,努力只是没能力的体现。这样一来就不愿意去做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这样会证明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拖延自然就成了一个保护伞。与之相对的是一种成长心态:能力是可以发展的,努力可以让自己更有能力。当你把固定心态慢慢转变成成长心态后,就会发现失败是提升自己学习新知识的推动力,而不是对你自我价值的否定,这样一来也就不需要拖延来做为自己的保护伞了,拖延症也就得到了破解。
恐惧成功这种心理是我在看书之前没有想到过的。作者分析其中的原因有:成功需要太多的付出:这令我望而却步;成功是危险的多:总有人会受到伤害;成功是禁区:我觉得自己不对劲。拖延者心中对成功之后的处境存在着恐惧:成功会让自己失去对生活的控制权和选择权;成功会让自己受到指责;成功会让自己失去爱等等。当一个人的成就不那么大的时候,那么人人都会皆大欢喜,而自己也会被人完全接受。事实上,拖延者害怕的事情不一定是真的,即使现阶段是真的也不意味着永远都是真的,即使是真的也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会反对你的成功。当你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后发现成功并不会给自己带来预想的结果时,你会发现自己的拖延症也慢慢的好起来,走出了拖延的怪圈。
认清了自己拖延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改善,除了上面的两种恐惧心理之外,拖延者还可能存在着对受控制的恐惧,对亲近和疏远的恐惧,以及对时间客观认识的错觉。接下去的内容会在后面继续进行梳理。
2017跟着圈妈,逼自己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