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闪光石”!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造出人类文明中最早的玻璃。
最早的玻璃叫做“波犁”。
制造在中国南方稻作文明社会,是由会犁田的民族阿波(婆)用五色石冶炼出来的。
在南方稻作文明可以还原出来“波犁”制造的全过程,并有波犁遗存及制作工艺等进行吻合互证。
玻璃最早出于波斯是错误的认识!
犁田阿波造波犁(玻璃)
距今6500年前,在“那”、“田”、“种稻”时代,我们智慧过人、拥有神奇技艺的犁民阿波(婆),会用火造出“地上的星星”,她们所造的星星如同天上的星星一样,会一闪一闪的发着光。她们最初把这种神秘的宝贝叫做“火祭珠”,并把它们作为礼物献给天神始祖母。
拿来献神的宝贝,制造起来可不简单:
1、精选时日
阿波把时间选定在六月份,夏季月圆之夜。六月预示着顺利,夏季月圆之夜是最吉利的日子,这天地火最旺盛。
2、细挑地点
选好了日子,就要挑选烧造宝贝的地点,阿波特意选在山凹处的风口外,这样就能借助神风带来好运。
3、祭拜祖师
选好了地点之后,阿波还要举行祭拜“始艺祖先”的仪式,感谢她们传下来的神秘制造方法。这样的活动,男人不能参加。她们摆放贡品,宰杀山羊作为牺牲,再点燃桧类植物制成熏香,并献上祭师的祭酒,上好的祭酒加入了蜂蜜或者黄油。她们想要获得成功,需要仰仗神的帮助,这样才能顺利完成后面那些堪称魔性的操作。
4、造“星”程序
古经流传,阿波想要成功造出“地上的星星”,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 她们一边念经,一边来到河床,把那些透明的沙子,带回去,然后研磨成粉末。
② 她们去到野外,在岩脚下、岩壁上、山洞深处……到处采集五色之石,然后把五色石砸成小块,再分别研磨成五色的石头粉末。
③ 阿波造“蓝星”:
她们在沙子粉末里,加入青色石粉末(天青石粉),然后搅拌均匀,再倒入(先前烧好的)非常坚硬的陶泥罐里,用山脚下采来的“蒙蒙泥”(裸露之煤)生起熊熊大火,然后把罐放在大火上烧。
两天之后,往罐里添加从山洞岩壁上采集到的“咸咸粉”(钠),并不断搅动,只有这样泥罐里的混合粉末才能熔化成水。
接着又烧上一天,之后把无法熔化的残渣挑出来,再往罐里加入茅草灰,并不断搅动,只见泥罐里的水变成一闪一闪的液体,还不断地爆出星光。
这样还不行哦,因为泥罐的液体太稀了,于是她们又放入用灰黑石头烧成的白灰(石灰)或用蚌壳烧成的灰,又不断地搅动,慢慢的,泥罐中的液体开始变稠,变得有韧性。至此,液体终于烧好了。
紧接着,阿波把烧好的液体倒入事先挖好的水平坑中,待冷却后,一片稍带透亮的蓝物体就造成了。然后她们将其切割成小块,用黑色的石头把它磨平,再用植物的皮筋反复摩擦,这样擦着擦着…她们就得到各种形状的闪亮的蓝“星星”
④ 用同样的办法,用不同颜色的石头,阿波能造出形状各异、色彩亮丽、闪闪发光的五彩“星星”。甚至,阿波能把五彩石制成垂饰品、护身符、小塑像等,作为最好的礼物奉献给天上之神。
5、神技造容器
造出了献神的礼物,阿波又想着造敬神的盛酒器具。
她们将泥土和稻草、黏土及发酵了的腐泥,混合拌匀,不断搅动,再用手把它揉成韧性十足,不再沾手的泥团,然后将一支杆插进泥团顶部,从而得到一个带杆(柄)的瓶核。
接着她们握着杆柄,将瓶核浸入已经炼好的造“星”溶液中,然后再拿出来,趁包裹在瓶核上的溶液还滚烫柔软的时候,不断来回滚动,使其表面变得光滑、平整。
等到它完全冷却之后,再泡入水中,这样就能取出里面的泥核,最后得到一个透明发亮,且能盛酒的容器。她们把这种容器叫瓶子。
继而她们又想出各种办法在不同颜色的瓶子上制造图案。
例如,在把瓶子从蓝“星”溶液中抽出时,趁热把其它红、绿、黄等颜色的溶液滴到瓶子上,这样就能造一个蓝底、彩图的瓶子。
又如,采用零星着色,构成直线和波浪线,趁热放在一只轮子上旋转,这样一种色彩斑斓,类似马赛克图案一样的、锯齿状花饰图案就能创作出来。
而要制作更为复杂的容器,她们就采用“掉蜡”技术。以实心的黏土为核心,将一定厚度和形状的蜡打磨上去,然后用更多的黏土覆盖在蜡上,再将里面的核心与外层的黏土用几支小杆连通起来。
之后对整个物体进行加热,使蜡熔化,这样在核心与外层封套之间便形成一道间隙。再将五彩“星星”溶液倒入间隙之中,对空间进行填充,等冷却后小心剥掉外层黏土,并取出容器里的黏土内核,这样就得到一个透明的色彩丰富的容器。
因为这种神奇的技艺最早流传在犁族的阿波中,所以人们为了纪念她们能炼化五彩石,能造“地星”,能造神所喜欢的容器,便把这种物质叫波犁(玻璃),而由这种物质制成的容器就叫波犁瓶(玻璃瓶)、波犁罐(玻璃罐)等。波犁在古代是十分珍贵且极其难得的宝贝。
上述古事及遗存至今之古物,与“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的传说极为吻合,且波犁最先也是由女人所造,此可证我国是人类最早制造波犁(玻璃)的地方,而非世人所说的波犁(玻璃)为波斯起造,或从西亚流传至我国。
溯史寻物,其实就能发现我们手上至今保留着,人类早期制造的波犁(玻璃)的所有样本,这非其它地方可比,幸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