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总是想念我的大学,许多回忆时不时地涌现,一点点、一滴滴,似一条缠绵的线。
第二次高考结束,本省的大学我一个都没有选,我想走得远一点儿,我不想以学妹的身份出现在我作为应届生时的那一届同学的面前。于是,我把志愿填到了西北,来到了有“西北皇家大学”之称的西北民族大学。
从东北到西北,跨越路途两千多公里,大一赴西北上学,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坐飞机。黄土遍布的大西北给我的印象不是荒凉,而是带我走向新世界的一个广袤乐园,它的底色是黄是绿,于我而言一点也不重要。
我的大学坐落在甘肃的“金城”——兰州,我所在的本科校区位于郊区榆中,那是一个新建的校区,崭新而又气派,这是这所大学给我的第一个见面礼,它那崭新的样子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想,我能来到这所大学实在有幸。我入学的第一年,就赶上我校的60周年校庆,举办校庆那天,我真正见识了什么叫“皇家气派”!宏大的场面、牛叉的校友、来自各个兄弟院校的风云人物和从中央来的领导,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西北二本院校该有的配置。那天,我们每个学生都分了餐券,可以免费到各大食堂吃美食,另外还给我们每人都发了一件品质超好的校庆纪念T恤衫……第二年,隔壁的211、985双一流大学——兰州大学举办百年校庆,我也去凑热闹,只能说影响力真的没办法与我校60周年校庆相比。那个时候,我才听人说,原来我们学校虽然位于甘肃,但并不归甘肃省管,而是直接隶属中央,怪不得那么牛叉,连在学校里吃碗牛肉面都有补贴,一碗只要两块五!借用我们老师的一句话就是:“放眼大西北,牛肉面低于5元的地方,恐怕除了西北民大,再没有其他了吧!”
我的大学很大,包容着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从校门口走到我的宿舍楼,一路上,我能听到许多种不同民族的语言或方言,如藏语、维语、蒙语、川话、粤语、天津腔、贵州话……那时我们班75人,有许多我从未听过的民族,比如全国仅存不到万人的独龙族,还有只被当地政府承认但不在56个民族范畴内的“川青人”……仅我们宿舍的6个人来说,就有来自甘肃张掖的藏族、安徽蚌埠的回族、广西武鸣的壮族、新疆伊犁的汉族、东北黑龙江的汉族,以及东北辽宁的我——满族。跟不同地域的人相处、打交道,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也开阔了眼界。这是这所大学带给我的第二个惊喜。
上大学前,我从未出过省,也从未想过自己操着的一口“东北大碴子味”的普通话是有多么的“不普通”。以前的我,从小到大都是各种活动的主持人,喜欢朗诵,喜欢在人前讲话,可是上了大学之后便开始狂受打击,但凡参加演讲、辩论赛等语言类的活动都因浓浓的东北口音而落败。平时在人前说话,身边的人也会止不住地笑,都觉得我的东北口音太好玩!他们笑,我却特郁闷,我一直觉得自己说的就是普通话,怎么他们听着就不普通呢?原来,除了我的语调有问题之外,另一个致命问题就是平翘舌不分。于是我开始苦练普通话,像小学生认字一样,重新识别每一个字的平翘音,从“一二三四”“生死之交”等词语练起,直到最后在普通话等级考试中我拿到了92分,成为了全班仅有的两名获得“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的人之一。让我学会了说真正的普通话是这所大学给予我的又一份礼物。
讲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当时我们宿舍的那个来自广西的壮族姑娘,她的语言天赋极高,不但普通话说得好,而且还会多种其他“语言”,比如平时她和我们说话时用普通话,和家里人则说广西话,此外她还会讲粤语。最让我惊讶的是,有一天,她和人打电话叽里呱啦地我根本听不懂,不是广西话也不是粤语,我好奇,在她挂断电话后,我问她刚才讲的是何方语言,她抿嘴一笑说:“我在说一个秘密,怕你们听懂,所以讲了壮语!”呜哈哈,怪不得!真是妙呀!如此厉害,又让我长了见识。
我的大学在西北,距离东北老家有约两千多公里的路程,假期往返多做火车。每次做长途火车,看火车上形形色色的人,感受人世百态,在增长见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不少乐趣。因此我一直觉得,没有做过长途火车也是人生体验的一种缺失。
若说我的大学给我最大的一个惊喜,那就是毕业后我直接有了教师资格证。这是我根本没有想到的。因为我当时报考时,就知道西北民族大学不是专门的师范类学校,可想不到的是,我所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居然是我们大学里少有的几个非师范类院校的师范类专业,因此一切都按照师范类学生的要求来进行教学,所以毕业后我直接拥有了高级教师资格证,对,不是初级的,是高级的(我有一同学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师范类院校,结果拿到的是初级教师资格证)。
关于大学的记忆还有好多好多,这里也只是撷取了记忆的一角,关于她的美、她的独特,以及我的大学送给我的那些生命里难忘的人,我还没有一一细说,也说不完,那永远是一条记忆中最美最绵长的彩线。
如今,我已毕业多年,还未有机会回去看她一眼,想她想她好想她!想念我在那里的青春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