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冰和小L从“社区办公室”出来,老梁就打电话给“梁又琪”,不知道说了什么,只听见老梁说让她在那里等着,他一会就到!老梁和小L说处理好就和“梁又琪”一起回来,打车先走了!因为有小L父亲和表哥表嫂在,小L开车一路没怎么讲话,大家都很沉默,柳冰也不好过问。
回到“香蜜湖公寓”小L”安顿好父亲,就和“柳冰”说出去买菜做午饭,两个人出来才有了说话的机会,原来“梁又琪”母亲去了“宝安”的厂里,找“梁又琪”说“老梁”不接她电话,小妹在国外留学不肯要家里的钱,利用业余时间“打零工”,说是社会实践对以后毕业找工作有帮助,作为母亲心疼女儿,觉得是“老梁”没有照顾好,说白了就是怪“老梁”没有给“足够的钱”,“梁又琪”平时也和小妹有过深入的沟通,小妹在国外对社工工作有深刻的认识,身边半工半读的同学很多,自己也想自力更生,甚至想把当初送她出国的花销赚回来,还给父母!
“梁又琪”和母亲也讲了小妹的想法,母亲根本听不进去,认为有条件给小女儿更好的,为什么不能多给一点,让她过得舒服一点,她不认为小女儿有能力自己面对国外的生活,就是觉得“老梁”亏待了小女儿。老梁和小女儿也谈过,只是不太赞同她留在国外,还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她,有时谈话也会不欢而散,但是并没有伤及父女感情,有时小女儿更愿意和姐姐聊天。在她们母亲看来,都是“老梁”的问题。“话不投机半句多”所以老梁不接她电话,变成了“导火索”,她直接冲到“宝安”的厂里找老梁,老梁不在,“梁又琪”一时也安抚不了她,才打电话给爸爸,老梁思考再三决定带着“小L”和孩子前往,希望她不要无理取闹,他现在生活很幸福,三个女儿生活也会很幸福,作为母亲应该祝福和尊重女儿的意愿。
“梁又琪”母亲当时给了“老梁”面子说好不在厂里解决问题,也并没有对“小L”表现出“敌意”,只是要求换个地方,单独聊聊,梁又琪就开车带着她来到了离“香蜜湖公寓”不远一家客家风味的小店,因为母亲是梅州客家人,给母亲要了碗“梅县腌面”,因为她知道原来母亲和父亲拌嘴生气,总会化悲愤为食欲,要吃点什么才能平复心情,而且她也知道母亲因为生了她们三个女儿,在梅州老家也很难抬起头来。尽量不触碰母亲的伤心处,父母是和平分手的,三个女儿也都很懂事,没有偏袒任何一方,那时老梁和小L还是兄妹相称,并没有逾越雷池,和母亲离婚后很久才捅破那层窗户纸,所以母亲更多的时候是和家人一样,怪自己“肚子”不争气,这点从没有成为两个人的矛盾点。
老梁不接电话才让母亲怒火中烧,梁又琪深知这点,安抚不了母亲打电话让父亲来承认错误“安抚”一下,老梁也不想家丑外扬,情绪有些波动,所以才在“社区办公室”让大家感觉哪里不对,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梁又琪之所以选在“客家小店”是想着老梁能尽快赶到,她也好先平复一下母亲的心情。老梁到了,没有说话,一副甘做“情绪垃圾桶”的样子,等着她母亲“开火”。
可能是“梅县腌面”起了作用,梁又琪母亲并没有发作,就问“老梁”为什么不接电话?没有事她是不会打扰他的。老梁不想过多解释,说最近很忙,小女儿的事情想让她自己做主。我们不要干涉太多!那我去国外照顾女儿总可以吧?你赞助我机票就行。梁又琪听出母亲在试探父亲,只是要“老梁”一个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