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东北老家的冬天

郑重声明:本文系本人原创,文责自负。

我背了故乡在身,我假设每个脚印都有根。

无论在哪儿,一到冬天,我都固执的以为——最有仪式感的冬天一定是我们东北老家的冬天。

从上冻开始,家家户户就不约而同的忙活起来,成百斤的大白菜,几十个又大又壮的红、绿萝卜,一袋袋黑不溜秋的土豆,以及成缸的酸菜和各种坛坛罐罐的小咸菜就构成了整个冬天里伙食的“蔬菜”部分。

而那些养了一年的鸡鸭鹅猪,天冷以后,也开始畏寒怕冷、不爱吃食,不喜活动,主人们想省粮的同时也懒得再天寒地冻的往外跑,一天三顿的伺候它们,于是“俩好噶一好”,家里的荤菜也有了。

收拾妥当,屋外的大缸里就堆满了一冬天包括过年要吃的肉类;赶集的时候,补充一些鱼,豆腐,花生、瓜子,再买些冻梨、冻柿子和放得住的苹果、橘子做日常水果,家里有孩子的还会买几箱各种口味的雪糕,一冬的吃喝基本就有了着落。

我们那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菜窖,两三米或者更深,白菜、土豆、萝卜这些怕冻的摆进去,码放整齐,一周下窖里拿一次备用;非冻不可又值钱的肉类则扔到窗台下眼么前儿的大缸里;雪糕、冻柿子这些限制孩子吃的,需要隐蔽点儿,得由大人们藏在房前屋后的雪堆里才能保证细水长流......

就这些,足够家家户户忙上一阵子,忙出结果来,再分别安置在各处,脑补一下那画面也是颇有阵仗。七七八八准备妥当,忙了一大年的人们才可以开始心安理得的过起了猫冬儿生活。

昼短夜长,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气,人们基本没事是不往远处去晃悠的,家门口的邻居们聚在谁家里打牌、喝茶、看电视,扎堆儿过起暖暖和和的小日子。

作息也改了,由原来的一日三餐改成了一天两顿,早上起的晚,九十点钟吃顿有菜有饭的早午餐,一晃半日,下午两三点钟再来一顿烙饼啦、疙瘩汤或者擀面条啦,一天的吃饭事宜就算完毕。

上学的孩子还是要吃些苦头,为了省去路上时间,学校开始实行“连轴转”,早上晚去一节课,中午带饭就在炉子上热了吃,下午上两节课就放学,如果赶上恶劣天气,大喇叭会通知暂停一两天,再冷一些,也就放寒假了。

对于年纪小、家里宠爱多些的,一般会有大人接送待遇。我小时候最幸福的画面之一就是从头到脚被我妈穿的里三层外三层,临出门还要被我爸裹上他的大氅,或者抱着、或者背着才能勇气十足的走出去,全身上下,只有眼睛被留在外面,一路咯吱咯吱的雪声无比动听,现在想想,那可真是让人幸福的赶路过程啊!形式和内容都快乐!!

在学校里,孩子们也是室内活动,课间最热闹的就是围着炉子转,烤土豆和各家带的饭菜香交织在一起,香味儿会随着温度上升、再由弱到强弥漫开来,勾的我们只想快点午休吃饭。

那时候家家户户吃的都差不多,无外乎就是老三样的轮流上场,所以我们羡慕的焦点是那些家里条件好,能经常带方便面的同学。

从黄色面带拆开了开始,同学们就开始眼睛带钩子的盯着她,眼看着她把面饼、调料有条不紊地放到饭盒里,开水“哗”地浇上去的瞬间,那属于方便面特有的香味强势的入侵到每个人的鼻孔里,吃惯了家常菜的我们被这香味儿碾压的十分满足,一边吃着自己饭盒里的菜饭,一边想象着别人碗里面条的味道,通常吃的起方便面的人也是吃的起大块饼干的人,什么槽子糕、牛舌饼、大块酥,被他们变着花样的吃着、嚼着,等面泡好的过程充满了骄傲。

冬天班级里最大的官不再是班长,而是炉官儿。通常由每个班里最淘气也最能干的男生担任,平时淘气不被重视,但是当炉官儿期间他们一定是最尽职尽责的,每天早早的到班里生炉子,把火烧的旺旺又不冒烟可是技术活儿,等着同学们陆续到校,一进门就跺脚、搓手、斯斯哈哈的围到炉子边上烤火,大概那得意、自信、成就感和山头大王被小弟簇拥的快乐会有几分雷同。当然,炉官儿卸任时,老师会让大家凑些班费表达心意,真是里子面子皆满足。

大人们闲下来,人也就轻松了,不再绷着脸的不管我们,反而会时常给我们制造点儿惊喜,隔三差五炒点黄豆、瓜子和爆米花留着我们放学吃。还有那放了糖和蜂蜜的软炸大麻花应该是我们的最爱,一次炸出几十根来存着、慢慢吃,那可真是好吃啊,一根估计有半斤重,油腻腻、甜丝丝、软乎乎,加不加热都好吃!

在那个年代,这些自制的、不起眼的日常零食显得尤为重要,能供一家老小打发闲饥难忍的许多时光,也因此留下了很多美好回忆。

.........

时光荏苒,老家的生活早已不再是记忆里的模样,年轻人陆续逃离,各奔前程,只留下一些不爱动窝的老人们还守在那儿相互作伴。好在他们都还在,他们在,我们的心还有归处,无论走出多远,他们都能如定海神针一样把漂泊的心和灵魂安稳的、踏实的定在那,这是与生俱来的牵绊,岁月拆不散。

现在购物和物流方便了,城里城外的生活较之从前都有很大不同,老家猫冬儿的隆重程度也不如从前,但好在仍在上演。

今年,我还是凭感觉给他们买了些可能爱吃的零食,视频里问“好不好吃?”爸笑着反问我,“那还能不好吃?!!就是白瞎了,全是小孩儿吃的零嘴儿。”我就笑,“现在孩子才不让他们吃零嘴儿,得留着肚子让他们好好吃饭,这些零食正适合你们这些不爱吃饭也不爱做饭的老头、老太太……”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提醒自己要将这一生的浪漫和宠溺记得给父母留一份。一时兴起,把这些细枝末节的记忆一字字的写出来,存下来,希望儿时的美好记忆也能永不消散。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362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3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24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60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80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6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29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87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4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96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78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66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4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2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271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03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