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彬彬有礼”是我国传统中赞美君子的语言。而“仁爱之心”则是人们心中的道德规范。而“乐”说的是一种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在中国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孔夫子这篇言论主要说的就是,礼和乐都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它们的核心都在于仁爱之心。
如果不懂得仁爱的人,根本谈不上礼和乐的内核。仁爱之心说的是可以通过学习能够得到提升的一种修养。也可以理解为这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力量。它可以影响自己,也可以影响周边的人。它可以让我们的学习范围更加宽阔,能够让自己更懂得照顾其他人的感受,胸襟更加宽广。就好比我们身边有一部分人,他们并没有很高的学历,或者很大的成就;可是和他们相处的时候,我们会从心底里觉得舒服。这样的人,可以说就是具备仁爱之心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