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至少读1本书打卡708天
书名:《高度敏感的力量》
用时:20分钟
阅读收获:
本书作者德国卡特琳·佐斯特,翻译魏萍。
前段时间看的一本书主人公就是高敏感人群,她因为这个特质吃了很多苦,我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我们经常说“你怎么这么敏感”真的有可能是一种不寻常的表现,但是,高敏感不是病,这是可以肯定的。
这是一本普及高敏感人群现象及特征的书,我总结一下相关的概念,咱们都了解了解。
高度敏感者一出生就拥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系统,它使他们拥有比其他人更深入地感知并且处理内部以及外部刺激的能力。这里说的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特性,约占全部人口的15%-20%。HSP”和“HS”它们分别代表“高度敏感的人”以及“高度敏感”。
在性别的分布上没有什么区别,男性和女性中高度敏感者所占比例是一样的。所以不要总是说女生“你也太敏感了”,当一个男生表现出敏感和不适的时候,也不要笑话他“娘”,这不是他们自己能够决定的。
高敏感的特征是:
喜欢狭小的舒适区域;
受到刺激后易产生过度反应;
在接收刺激和信息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
瑞士高度敏感研究所所长、作家布里吉特·屈斯特把高度敏感分成了4个不同的范畴:
·移情能力(这种能力特别适合共情,演绎工作者很多都具有这个特点)
·认知能力(思维敏锐的人大多都具备这个特点)
·感官敏锐性(比如皮肤过敏,饮食过敏等等)
·灵性(觉得自己能感知到高维生命或者信息等等)
我们普通人也或多或少拥有这些能力,只是高敏感人群会表现的特别明显,甚至产生困扰。
高敏感人群类型:
只有极少一部分人属于纯粹的内倾型或外倾型,大部分人是两种类型的混合体。
大约有70%的高度敏感者属于内倾型,另外的约30%则属于外倾型。高度敏感者可以在社交时很外向,同时在思考和感觉的时候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对于外倾型高度敏感者来说,了解这样一个事实是一种挑战:尽管交往可以给他们带来快乐,但是他们时不时地还是需要安静的独处空间。我们生活里会有那种“人来疯”,人走了一下子就安静甚至有点抑郁,这种人就有点外倾高敏感。
高敏感人群如何成长:
高度敏感者的生活包含两方面:过度刺激造成的挑战以及享受感知能力带来的美好体验。在我们的文化中,敏感不是一种理想状态。所以要想成长就要察觉这两种状态,然后尝试去改变,不要过度。
当我们学会接纳和面对自己,我们就可以一步步减轻过度刺激和压力,逐渐归于沉着冷静。
通过前面四种能力的展示也能看出,高敏感人群如果能够正视并且用好自己的优势,是很容易表现突出的,甚至很多人认为高敏感代表高天赋,虽然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那些认识自身潜力的人,可以把它们运用在生活和工作中,过得既敏感又强韧。
如何让自己变得强韧:
感知→信任→允许→体验→加工→原谅→成长→集中注意力→享受
这个过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用大白话说就是:了解自己的状态,接纳高敏感的现状,多做冥想和正念,多接触快乐和大自然,慢慢的找到平静,实现高敏感和平静之间的平衡,享受这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