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这件小事
工作之后极少看电视剧,空余的时间喜欢看电影。看电影我有个癖好——看喜剧,生活已让奔三的我们尝到了苦头。我喜欢在这杯苦咖啡里加一些糖,好坚强地告诉自己:生活是甜的。就可以无所畏惧地迎接生活中的风雨。
通常是在爱奇艺里看电影,以致喜剧前两页里的电影都看过。虽看的是喜剧,可岁月已将敏感的心变得圆滑,极少有波澜,导致我的笑点奇高。 可今天的这部电影——《初恋这件小事》让我热泪盈眶。
主人公小水初中一年级时,就喜欢上了男主阿亮。试图用一本滑稽的书《让他爱上你的9种方法》来吸引男主的注意,男主假装没有看到。黑黑的女主,不善打扮,看起来不漂亮,成绩也不佳。好在有几个死党,可以陪她并肩作战。经历各种的艰辛付出,小水变得漂亮了,学业也进步了,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很多男孩子开始给小水送礼物,礼物成堆,小水却并不开心,因为她在等那个人。终于阿亮姗姗来迟,抱着自己亲手种植的花,却羞涩地说是替朋友送的。那一刻小水的心,从天上落到地上,有失望,有尴尬,有不甘。生活就是这样,想着要成功了,却时不时地冒出来一个程咬金。后来,阿亮的死党跟小水表白,直率的男二号对小水展开了攻势,意识到事情失控时,小水选择了拒绝男二。最终阿亮鉴于兄弟情义,选择放弃小水。初中毕业时,小水鼓足勇气对阿亮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戏剧的是阿亮和小水的学姐——小彬在一起了,而小彬恰恰曾经帮助过小水。小水忍着悲痛送上了自己的祝福,那一刻,隔着屏幕我就感受到了小水的心疼。我在想:或许阿亮从来没有喜欢过小水吧。很快,我发现,我错了,从女主在稚嫩地采用第一种方法时,女主就成功了,是他们一直在错过……电影没有逃过“大团圆”的俗套,或许不团圆就不符合观众的审美需求或者心理预期吧!
小水因为遇见了一个心动的人,而努力,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如破茧成蝶。青涩的学生时代,我们应该都有自己的初恋吧!有网友评论,说这部电影他看了五、六遍,我猜他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他自己。
初一那年,不,应该是更早,小学五年级我恋上了我们班的一个小男生。那年他穿着一件格子衬衫,傍晚的阳光下显得有些腼腆,可我知道,他是活泼开朗的。他喜欢研究数学题,喜欢打乒乓球,喜欢下棋……我们很有缘分,五年级、六年级、初中一年级,同学三年,我深深地喜欢上了他。只是当时我不知道。
有件事我印象很深,初一的班主任要统计学籍上的姓名,恰巧我学籍上的姓名很土。当时,只有我们两个在教室,还没等我开口,他就凑过来个小脑袋说:“放心,我不告诉其他人”。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初中一年级时,我的一个闺蜜因为一些事情心情整日低落,胡思乱想。我告诉了这个小男生,希望他可以帮帮她。就这样,我成了他们之间的信使。后来,随着书信频繁,我开始吃醋了。但固执的我却从没有想过要打开书信看一看写的内容。醋劲儿一冒出来,就有了隔阂,吃醋中迎来了暑假。他要转学了,我居然没有跟他道别,最后一封书信传给闺蜜后。隔了几天,她告诉我,那个小男生给我留了礼物——100颗用塑料管折的小星星。那一刻,我觉得好委屈,为什么不直接送给我?这样我就不会倔强地走开,连声再见都没来得及说。
那个暑假是在自责与思念中度过的,我为了那个小男孩写了很多孩子气的情话。后来,我决定用泥巴做个雕塑。我恳求学过雕刻的哥哥帮了忙,忙了整整一个暑假的时间做这个雕塑。作品完工后,我央求闺蜜给他打电话。挂完电话,闺蜜说:“他没空”。那一刻,我的心好疼,倔强地我把心爱的雕塑用力地摔在了地上。摔完后,使劲地擦了擦眼泪,决定忘掉这个让我心忧的小男孩。哪知闺蜜慢悠悠地对我说:“他还说以后来拿。”那一刻,我欲哭无泪。为什么两句话,不连着说完,也或许我敏感、骄傲的自尊心,没有给闺蜜喘息的时间吧!闺蜜,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曾经两个人躲在无他人的实验楼的走廊上吃一整只蒸鸡,曾经在夕阳中送来送去。为了缥缈的小暧昧,牺牲我们伟大的友谊不是我的风格。
自此,我把对那个小男生的感情放在了心底,一个不易碰触的角落。不得不承认,忘记他,花了我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接下来的两年中他还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日记中。曾经敏感、骄傲、怯懦的我却一次也不曾找过他。
很快,进了高中,我并不适应高中的生活。因为跑步跟不上口号,班主任成了我的噩梦。接着他所执教的数学,也成了我的黑色课堂。那一年是我有限的人生中的最低谷,成绩在退步,我也很不开心。一晃四年过去了,高二时,初中同学组织了一个爬山活动。活动前他给我打电话,说:“来参加活动吧,否则会想死你的。”我随口回道:“若是那样,我会伤心死的。”那次爬山我去了,狗血的是在快到山顶的时候,居然碰到我当时的班主任在下山,还非要去我家吃饭。碍于想见心中的“小男神”,我回绝了班主任去家里吃饭的想法。现在看来,我当时还真是情商低。我怎么能拒绝我敬爱的老班的要求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愧对老班,那次见面只是匆匆一别,并没有给我留下过深的印象。
又是一年雁归去,我们通了一封书信,他在去我们学校看望姐姐的时候,顺道给我捎了一点零食。从此,再也没有见过,算来刚好十年。
创作小说的人总喜欢给读者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生活怎么会如此呢?那个小男生让我在青葱的岁月整整思念了三年,可真到谈恋爱的年纪了,却从来没有想到过他。
不知道有缘分的人是否会耐心地看完这些文字,你们是否会以为:十年了,茫茫人海何处觅?可事实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已在我朋友圈里。应该很久了吧,可我们不曾互发消息,不曾问候,只是静默地做着彼此的微信联系人。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