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原书中的麦克白是苏格兰的一位王亲贵族和名将,由于受到野心的驱使和女巫预言的煽动,将国王邓肯谋杀,篡夺王位。为保住王位,他实行暴政,滥杀无辜,成为疯狂残忍的暴君,最终被邓肯之子马尔康率领的讨伐之军消灭。
麦克白这部戏剧作为一部悲剧,他其中的悲剧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这之前,我们首先要来界定一下何为悲剧以及何为悲剧性。黑格尔曾说悲剧就是善与善的冲突,这也就把悲剧和日常意义上的惨剧进行了划分,使得悲剧具有了一定的哲学色彩。
那么在麦克白这部悲剧当中呈现他的悲剧性的冲突是什么呢?这个冲突背后哲学性的思考又在哪呢?
在一开始麦克白是一个英雄形象出场的,但当那样巨大的尊荣以及预言降临在他的身上时,他内心中就出现了难以抑制的与自己先前所坚守的忠诚完全相反的野心,这样的野心一步步的占了上风,最终麦克白从一位英雄堕落为了一位暴君,而这也直接导致了麦克牌自身命运的毁灭。这部剧向我们体现了一位英雄在不断的反复挣扎中,最后还是走向堕落甚至毁灭的过程,这个故事实在令人唏嘘和惋惜。而潜藏在麦克白命运毁灭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麦克白自身对于王权的贪欲野心和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产生巨大的冲突。
前面提到黑格尔将悲剧定义为善与善的冲突。但如果我们将麦克白这部悲剧当中的根本冲突视为麦克白内心对于王权的野心和社会既定到了规范性的冲突,这显然不是一个在哲学层次上的善与善冲突的悲剧。
那么在麦克白中,那个导致麦克白最终则将毁灭的更深层次更根本的冲突究竟是什么呢?
这也需要我们去进一步的追问,为什么这样一个战功赫赫的英雄最终会成为一个为了王权而选择弑君的暴君呢?
毫无疑问,是麦克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才挽救了苏格兰岌岌可危的命运。这样的战功使麦克白坚信自己应当掌握更大的权力。而女巫的预言,恰好也暗合了麦克白内心对于权力的渴望。邓肯对于麦克白的夸赞,进一步让麦克白确认自己具有这样的能力,也产生了这样的野心,但此时这样的想法很快被他内心的道德压下去了。在邓肯宣布立马尔康为储君后,他内心当中对于王权的渴望以及对于自己能力的认可已经达到了顶峰。最终在麦克白夫人的怂恿之下,麦克白暗杀了邓肯并顺利当上国王。但是在麦克白杀完邓肯之后,他的内心并没有感到喜悦,反而每日担惊受怕。他内心的道德再次占了上风,使他感到无比的恐惧以及愧怍,但同时他也不愿再失去已经掌握到了权力。最终就在这两者的不断挣扎当中,麦克白走向了毁灭。从对于麦克白心理的分析中,我可以明显的发现在麦克白的内心是有着很强烈的冲突的。
而这一系列冲突来源似乎就是麦克白内心当中对于权力的渴望。那为什么麦克白会对王权产生了如此强大的渴望呢?
在麦克白立下赫赫战功后,他自身认为自己具有这样与王位相匹配的能力,甚至他可以做的比邓肯及其长子更好。而这样想法背后的原因就是由于麦克白的生命是充满能量的,而这也就是麦克白自身的自由意志,这样的自由意志完全从个人出发,是基于自己蓬勃的生命能量所产生的更大的追求,当生命能量充盈到一定程度,产生的追求往往就会和整个传统产生巨大的冲突。而麦克白就是在自身渴望可以统治国家的自由意志和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之间的冲突当中不断挣扎,最终走向了命运的毁灭。
当然也有人认为,麦克白想要登上王位,只是因为他内心对于权力的贪婪。可以可以说麦克白是受到了女巫预言的蛊惑,邓肯夸赞所给他带来的虚荣,还有麦克白夫人对此事的怂恿,使他本身就具有的想要谋权篡位的恶念,步步生根发芽。最终导致他走上了歧路。并且与内心的道德法律等等产生了剧烈的矛盾和冲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于麦克白在本能上的一些低级欲望,受到外在规则的约束,最终选择站在规则的对立面,与规则发生冲突。
1000个眼中就1000个哈姆雷特,不论是因为麦克白是基于本能的低级欲望从而与外在规则的冲突还是拜个白自身的自由意志与规则的冲突都只是不同的看法。而我们之所以更倾向于后者,是因为后者更符合悲剧的哲学性。如果仅从前者来看,那么显然我们并不能将这部戏剧成为一部伟大的悲剧。同时麦克白自身身为一名贵族,在整个社会当中占据着精英地位。这就意味着麦克白从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在他的内心当中形成了完整坚固的道德体系。这就是为什么在他产生想要弑君谋权篡位的想法之后,在他的心中会有如此之大的挣扎。在一开始,我们也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麦克白对于国家的忠诚,并且我们可以看到他在杀了邓肯之后,在他内心当中比恐惧更多的是忏悔以及愧疚。
那自由意志与社会传统所产生的巨大冲突是否可以解决呢?我们可否通过摒弃哪一方去尝试解决这个矛盾呢?我们发现这样的方法并不可行,因为个体的野心及自由意志不断增强,就会不断想要去彰显个体的个体性,而作为为了更好的统治所产生的法律等社会当中既定的规范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个体系的存在,必然就会与这样的个体的自由意志产生巨大冲突,最终往往就会使得个体的命运走向毁灭。那我们可不可以彻底摒弃掉社会的规范呢?并不行,在整个社会当中,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都具有这样的生命能量,都只有这样的只有一只,反而还有很多人是徘徊在本能及情感层面上的积极欲望的,如果我们对于这类人没有约束的话,就会使得整个社会陷入混乱。而如果在一个社会当中,伦理道德标准不断增强,那么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个体的个体性就会被很大程度上的削减,这是对于人生命最原始的能量的扼杀,最终会导致人灵魂的死亡。
所以我们并不能说我们可以彻底摒弃哪一方,但是我们可以在两者之间找到某种均衡,这样的均衡就来源于我们对于自身个体性的彰显以及社会规范之间的不断反思。基于这样的反思不断调和两者之间的冲突。但毫无疑问,这样的冲突是始终存在的。除非哪一天所有人都可以对自己自我约束,社会规范完全消失之时,这样的冲突也可以完全消失。而这样的前提就是教育需要发达到一定程度,每个人内心也需要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