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来越没有规矩,我磨破嘴皮耐心沟通也没用,怎么办?
1.和孩子“说”规矩的时候,你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切忌罗嗦。
2.孩子没规矩的当时,你不要想着让他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对之类的,要说也要等到大家都能平静交流的时候再说。孩子在你的同事面前很没礼貌,事后你可以说:“你刚才在叔叔面前上蹿下跳的,这是很没礼貌的,以后不许这样。”在规矩传达的层面,这样做就已经很到位了,你不需要进一步去解释这让你多没面子等等。和孩子反复沟通家长对他的要求,会让孩子觉得规矩本身是可以商量的,不是一定要遵守的,孩子因此更加胡搅蛮缠,不断去触碰你的底线。
3.尽量使用陈述性的语句,以平静坚定的口吻简单直接地说给孩子听。这不但会让孩子清楚的理解你的期待和要求,也会减少他试探、反驳和抗议你的机会。孩子因为你不让他玩游戏对你又推又踢,你可以看着他的眼睛,很坚定地告诉他:“你生气我能理解,但是无论怎么生气,你都不许踢我。”
4.征求同意的口吻,比如“你每天只玩半个小时游戏,好吗?”就算是面对生性配合的小孩,时间长了也可能被养成一个喜欢反驳你的孩子。
5.不要用质问和命令的口吻,如:“每天半个小时还少吗?别不知足哈!”“我是你爸,我说了半小时就半小时,一分都不能多。”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反而让他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威胁感,容易引起孩子和家长之间力量的对抗,最终可能是你说服不了我,我也说服不了你。
6.在“说”规矩的时候,家长不要有太多情绪,否则容易模糊管教的焦点。本来你是要纠正孩子的言行举止的,但是因为无法管控自己的情绪,往往连带着攻击了孩子的人格和自尊心。“你这个熊孩子,要我说几遍才听啊?”“你再这样做,没有人会喜欢你的。”等,会把孩子的价值和他不好的行为一起都否定了。他的关注点也不再是自己做的事到底合不合适了,而是怎样在话语上或者行动上扳回一局,久而久之就会变得越来越难管。
7.孩子每天半个小时的看电视时间已经结束了,可他还是坐在那里迟迟不肯关电视。你可以平和而坚定告诉他:“到时间了,你不关那我可以替你关,不过明天的电视时间就不得不取消了,因为你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如果孩子在你第一次提醒后立刻配合了你的请求,你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你自己去关了电视,遵守了约定,非常好!”这样的正面反馈,会强化孩子积极配合你的意愿和行为,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好说话。
8.你要及时兑现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把规则从“言语上的要求”转变成“行动上的管束”,比如,孩子到时间不关电视,你可以直接起身把电视关掉,第二天无论孩子怎么闹,都不能让他看电视。不出几次,孩子就能切身体会到你是“言必行,行必果”的,以后就不会轻易不遵守规矩了。
9.家长可以单方面决定一个“逻辑后果”,也可以是和孩子提前商量好的,后果本身要和孩子的行为有逻辑相关性。比如,孩子没有遵守之前和你约定的安全规则,在马路上骑小车,那么让他“三天之内不许骑车”。
10.切忌使用毫无逻辑可言的惩罚手段,比如,如果孩子把小车骑到马路上了,你让孩子“一周之内不许看动画片”,这种后果就是。如果孩子在你喊了好多遍吃饭后,都没好好坐到饭桌前,你让他“多做一个小时的辅导练习”,这也是不符合逻辑的惩罚。孩子不但不会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还可能对你心生怨恨,失去对你的信任。
11.让真实的生活去及早教育孩子,也是一种后果。比如孩子早晨上学前总是在家里各种磨蹭,与其总是各种吼叫和催促,不如让他体验几次上学迟到的自然后果,他可能就不再磨蹭拖延了。要改变孩子这样的习惯,你可以让他承担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而且年纪越小代价越小。和由家长决定的逻辑后果相比,孩子更容易接受自己行为的自然后果。
12.作为家长,你也得明白自己是否能在孩子承担自然后果的过程中经受得住压力。如果孩子因为没交作业被老师批评,或者影响了一次成绩,你能承受这份压力吗?
13.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之后,你一定要留一个干净利落的结尾,千万不要画蛇添足,否则可能功亏一篑或者适得其反。孩子因为磨蹭而上学迟到了,在学校被老师批评受到了教训。放学回来后,如果你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去鼓励孩子,就更好了:“咱俩明天一起努力好不好,我相信明天早晨你会收拾的更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