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许昌 李辉
题记:
教育根植于爱-----鲁迅
序
前段时间,老同学在微信上发了一张图,有奖征集答案。我不能确定,见女儿在一旁折纸,就请孩子看图猜。谁知道女儿脱口而出说:“妈妈,小弟弟在说NO,他用手语表示不,他不想让别人做事情。”我就把孩子说的答案附了上去。同学说非常正确,他和爱人在剪花椒,儿子发现花椒树上长的有刺,就在把手按在画纸上,画了一个手掌印,在手掌印上画了一条斜斜的线。提醒路人,不要碰花椒树,有刺。哈哈哈哈,结果中奖了。
这件事我很受启发。就这一幅孩子的画,作为成人的我看不懂,我第一直觉是画画画错了,划掉不要了。很明显,不对。正所谓孩子的世界,大人不懂。而作为同龄人的媛媛却一下子猜出来他的心思。事情告诉我:面对孩子和孩子的事,一定得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换言之,要懂得孩子的心。之前,学过教育学,读过心理学,听了很多讲座,也历经了多年的教育实践,积累了一点点儿的经验,可在生活中面对孩子的事情时,总是本能的从大人的角度思考,做出判断或决策,难怪有时遭到孩子的反对。实践告诉我,作为老师,面对孩子,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和孩子在一起时,要把自己当成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懂得孩子的想法。
新学期,我很意外被搁置了,没有了专属的班级和学生,很是郁闷。但转念一想,我有机会接触更多的班级和学生,释然了。一周的时间,我进出一年级的每个教室,有机会站在好多班的讲台上。认识了很多孩子,了解了不同的学情,喜欢上了很多陌生的宝贝儿。走近孩子,融入课堂,一扫忧郁,尽获喜悦,整个人一下子变得纯真了。听着孩子的交流,看着孩子的举止,我的认知也不由自主幼稚起来,整个精神的重心也不由自主的向孩子们倾斜,特别是感觉我的心和孩子们贴在了一起,我的情绪随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而跌宕起伏,从内心深处愈发感觉这些娃娃不仅仅是我的学生,更像是我的孩子,和媛媛一样亲的孩子。发自内心的爱他们了,尽管没有一个孩子是我麾下的。但我还是想说,遇见你,真好!一年级!
镜头一:
在一个班的语文课堂上,我正在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一幅图。孩子们畅所欲言,稚嫩的声音传递出的是可爱的童真。期间,一个羞涩的小姑娘,交流的声音很低。我鼓励她说:“孩子,如果你的声音再响亮一点,就更好了,来,再试试。”孩子的声音大了些。“进步多大呀!我觉得你的声音还能再响亮些,来再试试。”孩子的声音又大了些。“同学们,她还有些胆怯,来,我们大家掌声鼓励她一下,她一定会用自己最响亮的声音来表达的。”孩子们的掌声瞬间响起来。小姑娘一下站直了,激动地说:“小姐姐在认真的读书。小哥哥在专心的写字。”那响亮的声音如同美妙的音乐。下课后,我悄悄的问她,为什么不大声说,她说,她的牙齿掉了一颗,说话方便,有点害羞,担心别人笑话她。哦,孩子,我今天有点勉为其难了,对不起。小姑娘,放下你的羞涩,丢下你的担心,老师会竭尽全力的爱护你,在你的学习生活中,老师愿为你排除一切困扰,愿为你创造最适合的环境来争取你最好的发展。
孩子,走进你,了解你,懂得你,知道你的需求,我才能做出适合的抉择。孩子,相信老师,无论是否熟悉你,我都爱你。
镜头二:
下课了,和孩子们一起入厕。厕所里好多孩子,刚刚走进去,就听到一声声热烈地问候:“李老师好!”“老师好!”寻声找去,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可爱丰盈的笑脸,我赶紧弯腰伸手冲他们拜拜回礼说:“你好,你好,宝贝儿。”孩子们开心的走了。我满怀喜悦继续向里边走,刚刚站定在一个小门前,旁边跑来一个着急慌忙的小姑娘,一看她的神情,哦,坚持不住了。我赶忙一手拉开门,一手扶着她说:“乖,你先来,赶快进去。”小家伙有些不好意思,我忙把她推了进去,关上了门,等着。小姑娘出来,扬起了羞涩地笑脸,轻声地说:“谢谢老师!”我摇了摇头,“不客气。赶快出去吧。”
孩子,礼让,任何时候,任何老师,都会身体力行,因为,我们都爱你!
镜头三:
学校新添了不少大型的玩具器材,这对一年级的孩子充满了无穷的诱惑。课间时分,一群群的孩子穿梭期间,或沿走,或攀爬,或钻圈,或跨越,不亦乐乎!我站在旁边也看到乐呵。孩子们正玩得尽兴,上课铃打响了,一个瘦高的小男孩,一着急,就从三脚架上蹦了下来,一下子蹲在了地上,我迅速跑过去,一把抱起他坐在我的腿上,问他哪里疼。他“哇”的大哭起来,指了指脚和腿,我抱着他鼓励他试着站一站,我想知道骨头有没有事。他疼得脚不想着地,腿都软的直不起来。看状态是伤的不轻。可是我寻思着地面很软很软,应该不会的,我猜测可能是娇气了。我又鼓励他说:“乖,这地面很软,伤不了你的,老师抱着你休息一会儿,然后我扶着你,你再站试着起来,看看到底哪里受伤了,咱们才能找医生,好吗?”小家伙噙着眼泪点点头,渐渐止住了呜咽。我们慢慢地试着站起来,站稳了,我大喜,没伤着骨头。鼓励他走一走,一步,两步。我更喜,问:“还能走吗?”他点点头。再走,“还疼吗?”我柔声问。“不疼了。”““那好,去教室吧,好好休息一下。孩子,玩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啊!”男孩儿慢慢地走了,我目送着他走进了一(6)的教室!
孩子,帮助,任何时候,任何老师,都会身体力行,因为我们都爱你。
一年级,遇见你,真好!